APP下载

肉牛疾病防治过程中易忽视的技术要点

2018-10-21徐铭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

徐铭

摘要:我国的肉牛养殖行业逐渐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旦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疾病问题,势必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降低养殖肉牛的风险,还需加强疾病防治工作。简要分析肉牛疾病防治工作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肉牛养殖;疾病方式;易忽视;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24

0 引言

在开展疾病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养殖户经常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某些技术要点,从而导致疾病防治工作出现了漏洞。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养殖户应当提高免疫工作的规范性和加强对肉牛常用药物使用标准的学习。

1 疾病防治的原则

1.1 控制传染源

一般来说,肉牛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蚊虫携带的病菌或者肉牛排泄物中的病菌。为了实现控制疾病传染源的目的,肉牛养殖户应当从以下两个角度人手:一是,加强对于肉牛养殖场内部的卫生消毒工作。养殖户应当根据肉牛的存栏量和养殖场的场地规模制定卫生消毒制度。在对养殖场内部开展卫生消毒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对地面和墙面进行全面的清洗,随后在养殖场内喷洒配置的消毒液。二是,建设通风排气系统。当养殖场内部空气流通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病菌的滋生,导致肉牛的发病率上升[1]。因此,养殖户在建设养殖场的初期,要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面积合理布置一定数量的排风扇等通风排气系统,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确保通风排气系统的正常运转。三是,建设排污系统。肉牛的排泄物是病菌的主要聚集地,而性能优良的排污系统则能够保障肉牛的排泄物及时排放出去。

1.2 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和饮食传播是导致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养殖户应当意识到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性,并通过提高养殖场空气流通情况,加强对于肉牛饮食管理等方式来实现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2]。

1.3 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

提高肉牛抗病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落实免疫工作,为肉牛开展疫苗接种。二是,保证肉牛能够拥有充足的运动量,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户可以在养殖场附近建设一定面积的活动场所。

2 免疫工作中易忽视的技术要点

为了保障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出现技术遗漏的情况,养殖户应当从养殖场的规模以及存栏量出发,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在开展免疫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首先,养殖户需要对当地的常见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当地防疫站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从防疫站获取流行性疾病的信息和情况。另外,养殖户还要根据肉牛的特点,做好常见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当某种疾病较为流行,且在当地没有出现过此类疾病的情况时,养殖户应当听取防疫站的建议,合理使用疫苗预防疾病。

实践证明,当母牛体内具有某些疾病抗体的时候,其繁育出的幼牛同样会自带抗体。若养殖户对饲养肉牛的情况不够了解,盲目使用疫苗的话,很可能会和肉牛本身具有的抗体形成一定的干扰[3]。因此,养殖户在对幼牛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之前,需要对母体进行充分的研究,并严格控制接种的日期,从而确保疫苗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其次,养殖户必须根据饲养肉牛的品种制定疫苗接种计划,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肉牛对于疫苗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假如养殖户饲养的肉牛品种为育肥牛,则应当根据饲养周期和出栏计划来选择疫苗。假如养殖户饲养肉牛属于生长周期较长的品种,则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此外,养殖户还应当根据肉牛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肉牛免疫检测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直接帮助养殖户了解肉牛的免疫情况,便于养殖户及时对免疫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无疑可以直接提高免疫接种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最后,养殖户还应当不断加强对于免疫接种技术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养殖场免疫接种工作的效果提供技术保障。

3 药物应用中易忽視的技术要点

3.1 药物的配伍禁忌

当肉牛出现疾病时,选择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很多养殖户由于缺少专业的饲养技术,很容易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配药的情况,这不仅导致药物的效果大大折扣,甚至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导致肉牛的病情加重。因此,养殖户必须加强对于药物配伍禁忌的了解,尽量避免出现配药失误的情况。从严格意义来讲,“药物配伍禁忌”指的是当在将两种及以上的不同药物混合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药物之间是否会出现互相克制的药理作用,是否会出现药物药效下降、药物药效失效以及药物毒性增加的情况发生。对于肉牛养殖行业而言,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主要集中在青霉素类药物、能量类药物、强心剂类药物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比如说:青霉素类药物凭借自身出色的治疗效果,成为了肉牛养殖过程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但是,当青霉素药物与四环素药物、庆大霉素药物以及土霉素药物混合使用的时候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严重时还会直接导致肉牛的死亡。由此可见,肉牛养殖户必须加强对于药物配伍禁忌的学习,杜绝药物搭配失误的情况发生。

3.2 休药期

休药期指的是养殖户给肉牛注射药物到肉牛出栏前的这一段时期,休药期的主要作用在于避免出现肉牛体内残留药物的情况发生。很多初次养殖肉牛的养殖户由于缺少养殖经验,在控制休药期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导致饲养的肉牛无法进入市场。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养殖户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控制休药期,并在肉牛即将出栏前对药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控制,尤其是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候更需要谨慎。此外,养殖户还可以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方式避免肉牛受到病菌的侵害,从而降低肉牛的发病率。从本质上来看,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对养殖场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病菌进入养殖场内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穿衣规范。养殖场工作人员在进入养殖场内部的时候需要穿戴专门的防护服装,且每次穿戴防护服装之后都要对防护服装进行消毒处理,并密封保存;二是,规范工作行为。当工作人员在养殖场内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工作;三是,进场消毒。当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前,必须对其及所携带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处理的人或物不得进入养殖场内部。

除此之外,养殖户在使用兽药的时候也要注意休药期的问题,并按照兽药说明适当投药,规范用药的种类和数量。为了避免兽药的使用对休药期造成影响,养殖户应当加强对于各类药物的了解,明确药物配方。

实践证明,肉牛体内残留药物成分是导致肉牛无法通过检疫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仅会增加养殖户的工作量,更会延缓肉牛进入市场的时间,甚至还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应当提高对于休药期的重视,严格控制肉牛的用药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3 药物的选择

很多养殖户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存在误区,认为进口药物的效果要远远高于国产的药物。因此,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养殖户应当从肉牛疾病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可盲目追求进口药物。此外,在购置药物的时候,养殖户应当选择效果较好,口碑出色的药物,并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药物选择。

4 结束语

疾病的防治工作是肉牛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防治工作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开展防治工作的时候,养殖户应当坚持科学的指导,合理采取预防措施,合理使用药物,从而降低疾病对肉牛养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涂勇.试论肉牛疾病防疫及疾病治疗过程中易忽视技术要点[J].兽医导刊,2017(20):80.

[2]颜安.肉牛疾病防疫及疾病治疗过程中易忽视技术要点探析[J].兽医导刊,2017 (22):69.

[3]罗文萍.肉牛疾病防治过程中易忽视的技术要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 (8):159.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
桥梁变截面箱梁挂篮悬浇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
建筑节能改造中内保温构造技术设计与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幕墙工程监理的关键点与技术要点分析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