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小班额语文教学实效性

2018-10-21邵仁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班化农村小学实效性

邵仁

[摘 要:小班教學因班额的减少,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密度,更能关注每个学生,更能关注学生的个别情况,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交往学习和个性化学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打破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局面,探索语文生动活泼、主动积极、以人为本的崭新的教学活动方式。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班化;实效性]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进城务工子女进城随读,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农村小学的班级学生数越来越少了。逐步呈现出班级人数不足20人,甚至班级人数3~5人的小班额化倾向。2017年我校教师依据教学实际,向定西市教科所申报了题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的实效性》的课题研究,我们根据我校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谈谈我校语文教师课题研究中总结出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探索教学新策略

在小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班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进行了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了几种课堂教学新策略。

1.优化组合教学策略

优化组合是一种教学新理念,教师以加强知识联系为基点,整体优化训练内容,同时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也发展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与能力各异的小组成员的小型合作中学习。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诸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种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其整体的教学效果必然会超过各自教学效果的总和,这是一条重要的语文能力整体发展规律。优化组合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2.师生交融策略

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更觉得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小班的语文老师要上好课,也在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同样一种教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

3.尝试教学策略

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我在进行小班语文教学时,总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自学,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内师生、生生学习交流活动,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语文尝试教学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体现了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呈现—灌输—被动接受”模式,转变为“引导—尝试—主动获取”模式。如在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积极主动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进行绘图,而且谈出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在这种模式的转换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真正的培养。

4.多媒体教学策略

小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小班化教育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下载的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文内容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很难直接产生活生生的事物形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声同步的教材,变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为活灵活现的实体形象,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

5.评价方法策略

从小班教学的特点出发,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评价时,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包括学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既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诸如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和意志等的评价,还有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动脑能力等的评价。评价的方法多样化,如运用鼓励评价法,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体态评价等,不时地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小组评价法,在学生分组活动学习时,明确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给予评价。

二、扩大语文教学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习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禁锢于学校、课本、教师这三者之间,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语文大师吕叔湘曾经说过,他的成功,得益于课内知识的占30%,而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占70%。大语文教育观告诉我们不能再让教室的墙壁、学校的围墙层层遮挡孩子们渴求的目光,语文学习要重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班人数少,教育资源丰富,更有利于开掘各种语文教育的环境,扩大学生学习的天地,让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如学习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一类课文时,我让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并通过看课外书、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学习古诗时,鼓励学生自己背诵课文以外的优秀古诗,并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古诗朗诵比赛。

小班教育营建了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在这里,一切都由学生自己进行,各自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激情。在这里,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贴切,那么恰到好处。没有扭扭捏捏,没有一问三不知,更没有老师支配下的被动接受。有的,是主动,是积极,是热情,是投入,更是全面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方玲.小班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7(10):70.

[2]徐王平.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02):120-121+127.

[3]陈广文.对农村小学小班额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3(16):78.

[4]马娟.农村学校小班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读书文摘,2016(13):90-91.

猜你喜欢

小班化农村小学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的“化”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