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透了贸易战,临大事而不乱

2018-10-21贾秀东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讹诈两面性对华政策

贾秀东

美国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挑起对华贸易战,并不断加码,企图靠极限施压和讹诈逼中国就范。从中方的反应看,中国政府看透了这场贸易战,沉着应对。

中方看透了贸易战的“必然性”。美方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壮大,更不愿看到中国超过它,极力维护自己的长期霸权地位和所谓战略优势。美方既要从中方攫取经贸利益,更要打压中国的发展。特朗普政府认定中国是“战略竞争者”,在地缘政治、战略安全、经贸科技、意识形态等方面对美形成“威胁”。这种零和思维之下的对华战略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中方只能丢掉幻想,坚决应战。

中方看透了美方的“两面性”。美国对华政策历来具有两面性,一面要接触、对话、合作,另一面又要防范、打压,抑制不住遏华、对抗的冲动。特朗普政府出牌不按“常理”,花样翻新,但对华政策也脱不了这一“套路”,对华耍“两手”,不断摇摆,一方面要提高对中国输美产品征税税率,另一方面要和中方谈判,对中方玩弄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中国坚持“以两手对两手”,以斗争促谈判。

中方看透了贸易战的“艰巨性”。看透了,就有底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强加于中国头上,给中国的经贸利益必然造成损失,必然为中国经济转型平添新的复杂因素,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经各种艰难困苦,斗争的艰巨性从来没有阻挡前进的步伐。任何外部压力,中国人民最终都能将其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的发展绝不可能靠别人“恩赐”。面对外来强权压力,中国具有强大的承受力,会坦然应对中国崛起之路上的这一沟坎,接受大国成长之路上的这一考验。

中方看透了贸易战得失的“辩证性”。中国向来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贯认为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面对美方的挑衅,中方会斗智斗勇,但不斗气,不图一时之痛快,不争一日之短长。在中美贸易战中,中方站在正义一边,世界发展大势站在中方一边。中国不会盲目自信,更不会无谓恐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不会变,坚持苦练内功、强基固本不会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变,完全可以化“危”为“机”,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战略文化深厚,积累了丰富的对外斗争经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诸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后,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制裁,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邓小平坚信“谁也压不垮我们”。事实证明,中国不但没有垮、没有乱,而且发展得更快更稳更好了。

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习近平强调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做到“临大事而不乱”,明确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在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执行力将会成为中国破解贸易战、砥砺前行的保障。

也许,“不打不相识”。中美历史上交手多次,特朗普政府對华搞极限施压、讹诈、抹黑、妖魔化这一套对中国不起作用。

猜你喜欢

讹诈两面性对华政策
从《讹诈》中的语用策略透视权势博弈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课堂的“生命”在于“活动”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
论太宰治《奔跑吧,梅勒斯》中人性的两面性
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以盗窃机动车牌讹诈车主钱财的行为应定何罪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