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究
2018-10-21李文涛
李文涛
摘 要: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对高层房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文章重点探讨了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旨在说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期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思考
1 前言
为促进我国高层房屋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在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美观性的基本原则上,要牢牢把握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和技术要点,攻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发生,保证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有效、安全进行。
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2.1 高空作业多
高层房屋建筑的结构复杂,主体建筑高、层数多,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作业环境上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多为高空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工作,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的发生。
2.2 基础埋置深
高层房屋建筑基础埋置的位置更深,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大、重量大,对整体稳定性的要求是很高,埋置深度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
2.3 施工周期长
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技術复杂,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往往较长,一般情况下,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要经过冬天和夏天,其最长的施工周期可能要超过2年,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也较多,因此,探索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势在必行。
3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3.1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要点
逆作法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具有保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具体说来,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先沿着高层建筑物体的支护结构或者地下室轴线,在建筑物的内部的相关位置进行浇注或建立起支撑住,以此来作为施工过程中承担施工荷载以及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的支撑点。
3.2 混凝土泵送技术的要点
在高层房屋建筑混凝土泵送技术的运用中,配合比的选定是开展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前提,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严格执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混凝土的泵送流程是:于现场对混凝土泵机进行布置---装备混凝土输送管道---对输送管进行固定---泵送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泵送混凝土,其中,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3.3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房屋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一是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钢筋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使用的材料、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并对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品种、型号及使用部位进行检查;二是当完成钢筋绑扎之后,需要对悬臂结构的撑脚与螺纹接头的进行详细严谨的检查,以确保其牢固可靠性;三是在抗震技术的处理上,高层房屋建筑要适当增加强筋,坚决禁止随意对钢筋进行割、拆等行为。四是对柱插筋位置进行严密控制。不仅如此,悬挑部位的钢筋还要控制其面板负筋的高度,并对其进行钢筋支架与跳板的保护设置,防止人为践踏而落低,对悬挑结构必须单独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
3.4 高层房屋建筑变形缝施工要点
高层房屋建筑对变形缝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由于高层房屋建筑的高度过高、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结构处的受力情况不同而引起的建筑物的不稳定性。为防止高层房屋建筑受温度影响或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附加压力对高层房屋建筑产生不停程度的破坏,要在高层房屋建筑的受力敏感部位设置变形缝,缝宽要设置在在70mm~100mm之间,并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类型。在设置伸缩缝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势温差的影响;沉降缝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高层房屋建筑主体和裙房的高度差别以及地下室的设置;防震缝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敏感部位,对结构中最易受破坏的部位进行分析并合理设置防震缝。
4 增强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思考
4.1 积极推广新的建筑技术
为实现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推广新的建筑技术,借鉴国外优秀的建筑技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引进先进施工技术。此外,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需要将工程实践作为主要的理论指导,加强对成功施工案例的整合,将施工案例与施工技术理论进行联系,完善我国建筑施工的理论体系,一定程度会提高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需要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满足我国现代化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发展标准。
4.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施工水平的重要核心。加强对人才培养与管理,让越来越多的专业型人才成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推动力。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对建筑人员的教育与培训,让建筑人员能够对技术有所了解,让建筑人员能够对新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整体水平。
4.3 积极结合信息技术
建筑行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房屋建筑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保证了房屋建筑的完整性。由于建筑人员的文化水平不同,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建筑企业为建筑人员讲解信息技术的用途,保证建筑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能够准确利用信息技术,根据信息技术提出准确、客观的方案,带动我国高层房屋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要在充分了解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特点的前提上,在一些主要的施工技术如钢筋连接技术、预应力技术、基坑支护技术等方面加强引进并推广新技术,以满足房屋建筑的各项技术要求,并且要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为辅助,力求全面提升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唐亮.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3).
[2] 王胜.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及价值[J].中华建设,2015(4).
[3] 罗继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