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交通流线及停车设计
2018-10-21杨雁
摘 要: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例,综合考虑场地周边道路,并对赛时和赛后多种场景进行探索,研究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在各种使用状态下的交通流线与停车设计,解决好人们赛时及平时在场地内行人、行车及停车的流线问题,以达到最大限度使用场地、为人们带来更便捷服务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交通流线;停车
1 前言
英国学者麦肯托什说过:“一个社会的体育文化状态与该社会的身体观、生命观有直接的关系。”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新观念。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除了履行举办综合性体育赛事等基本功能,还依托体育场馆、配套设施、自然及人文景观将与体育相关的服务带入其所在的区域,使其功能辐射城市周边乃至整个城市,满足都市居民全面体育生活需求。
新疆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就是一个依托多个场馆、商业设施、室外场,集文化、体育、商业、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一个可以全民健身的体育公园,具有规模大、占地广、功能全、人多车杂等特点。其交通流线设计其平赛结合的运营模式及对场地的多样使用对交通流线及停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整体空间格局出发,通过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各建筑间复杂的交通联系、建筑空间艺术的塑造要求及多变的停车需求,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在各种使用状态下的交通流线与停车进行讨论研究。
2 行车流线设计
2.1 周边道路分析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规模庞大,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难以找到适合的场地。城市扩张为城市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新区以及等待建设的土地,低廉的价格和广阔的面积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选择建在原离市中心的地带,人们出行对于各类交通设施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交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设计对周边道路的考虑也十分重要。
乌鲁木齐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11公里。基地南北进深短,东西面宽长,北面与西面邻城市主干道——北临喀什路东延,西临会展大道二期,南面与东面有两条规划道路,使基地四面均可设置出入口。
与该地块隔路相望的是红光山景区、规划中的欢乐谷以及建设中的国际会展中心。地块南面是建设中的乌鲁木齐会展中心綜合医院。这些场所对喀什路东延与会展大道二期的依赖将会影响到体育中心的车流疏导。总体设计喀什路东延和会展大道二期上设置人行广场作为主要人行出入口,基地四面均设有车行出入口,车辆可以通往各个方向,既区分了内外车辆,又避免了大量车辆拥堵在一个出入口的尴尬局面。
2.2 交通组织
基地西低东高,为减少土方量,设计未刻意将场地填平,而是顺应地形设置了连通各个场馆的大平台,使人流、车流互不干扰,并帮助观众快速进入场馆。平台下的车行道相互贯通,保证了车辆出入口位置的均衡,使各个场馆均有很好的可达性,也可满足不同时期基地内车辆通行的需要,更满足了消防车辆抵达各个场馆并展开救援的需要。
2.2.1 赛时的流线设计
由于采用平赛结合的运营模式,体育场馆需要在满足体育比赛的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其他相关功能,形成多元应用,即娱乐演出——包括音乐会、演唱会等,大型会展——包括各种集会、展览等活动以及各种商业空间。这些活动和体育比赛一样,往往都使大量人群在某一个短时间内蜂拥而至,又在另一个短时间内迅速离散。对于拥有多个场馆的奥体中心,举办比赛与活动的场所有了多样的选择,或全部场馆都使用,或仅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此,对人流和车流的干预也会出现多种情况,这些都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当举行重大赛事时,场地周边区域5公里、1公里及场地外围实行3道防线的交通管制与安全检查,逐层加快车辆的驶入。场地在在会展大道二期侧设置公共车辆入口,并配有安检站,保证进出车辆安全,车辆在进入场地后可经由相互贯通的内部路快速进入各个停车区域。在场地南侧临规划道路处设有后勤车辆的出入口,与外来车辆互不干扰。场地临喀什路东延和临东侧规划道路处设有多个车行出口,方便车辆快速离开。场地临会展大道二期及临喀什路东延均设置临时大巴摆渡点和人行出入口,将人流或引致大平台而快速进入各个场馆,或可以就近进入各个场馆内。
在举行单项赛事或商业活动仅需要使用到某一个或两个场馆时,也可在场馆外围结合城市道路设置警戒线,封锁场馆周边区域,利用位于喀什路东延和会展大道二期上的人行广场作为人行出入口,并利用两个方向的城市道路分别设置车行出入口,使车辆进出分离。场地内封锁线之外的区域仍然对外运营,人流车流仍可正常进入。
设计还考虑了赛时的贵宾流线、运动员流线、媒体及裁判流线及运营管理等后勤流线,并为运动员宾馆也设置了单独的流线,利用场地内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各种流线均有供其单独使用的道路,保证了各类车辆的安全、便捷的驶向各自的场馆。
2.2.2 平时的流线设计
商业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域兴建的规模宏大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中不再只是简单的配套设施,而是与城市的其他商业中心具有同样的价值;体育公园使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那宏大规模的场地以更美好面貌出现;各种主题的室外活动结合场地的自然或人工景观,吸引人们着在平时也趋之若鹜。体育场馆也作为体育公园的室内部分为人们提供健身、休闲等服务。
在没有赛事或大型商业活动时,整个体育中心作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及商业服务,人与车的行动而更加自由。位于喀什路东延和会展大道二期上的人行广场仍旧是人行的主要出入口,这两个出入口均可将人流引入平台下、场地中央的商业街,并经由商业街进入各个场馆内。围绕建筑的步行平台、绿化空间、休闲空间模糊了非赛时期间的场地导向性,强化了体育公园的城市意象,人们在进入场地后可以快速走到分散在场地各处的室外活动区域,参与各种室外主题运动。内部工作人员可由南侧辅道进出各场馆,与外部人员互不打扰。
车行出入口在场地四面临城市道路侧均开放,四面八方的车辆都可以就近驶入场地内部,迅速找到相应场馆的停车区域或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进行停车并进入该场馆,免去了停车后到处找场馆的烦恼。
3 停车场地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占有率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开车出行。停车难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问题,大规模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也需要能够容纳与之规模相匹配的大型停车系统。
3.1 地面停车
为了在有限的场地内设置足够多的室外活动空间,打造主题丰富、景色优美的体育公园,室外停车尽量不占用绿地及活动空间,而仅在平台下的建筑外部或场地边缘不适宜室外活动的地方设置了部分停车位,方便临时停车。尽管地面停车位有限,但尽量做到平均,使每个场馆都配有室外临时停车车位,方便人们的使用。
3.2 地下停车
地下车库范围覆盖体育馆观众席、运动员宾馆、全民健身馆、游泳馆及田径馆,并为这些场馆就近设置了多个出入口,既满足了消防疏散的需要,也使车辆能根据需要快速进入各个场馆的地下。
地下室受地上建筑结构的影响,与地上建筑保持同样的平面形状,地下室便成为圆形+扇形+长方形的不规则形状。停车区域的停车位与车型通道的设置顺应建筑形态与柱子的排列方式,在弧形空间内按弧线排列,在方形空间内按直线排列,有效利用柱间停车区。
大规模的建筑群需要大面积辅助及设备用房的支持。为了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减少建筑用地面积,将对环境需求不大的设备及辅助用房置入地下空间是现在规划与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基地内有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馆、田径馆、运动员公寓、特色商业街等七大内容,功能各不相同,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也相不一样,同时各个场馆均体量较大,依次排列开的距离也较长。若将所有的设备用房集中布置,不但所需的面积太大难以控制,而且接入各个场馆的管线也会太长,容易出现故障,而分區设置设备用房区域则避免上述问题,并且也可以将停车场自然分区,便于管理。停车场的每个防火分区之间以防火墙相隔,防火卷帘设置于车行道上,保证了平时车辆在各个区域之间的畅通性。
4 结语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集体育场馆、商业、体育公园于一体,除了举行体育比赛,也是文艺演出、大型展览等活动的场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消费的城市区域经济中心。相比于不定期举行的各类活动,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作为“服务综合体”的时间更多,对于其交通流线及停车设计,应综合考虑场地周边道路,并对赛时和赛后多种场景进行探索,解决好人们赛时及平时在场地内行人、行车及停车的流线问题,以达到最大限度使用场地、为人们带来更便捷服务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蔡朋龙,陶玉流,李燕领,徐浩然,曾俊山,刘广飞.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7).
[2] 张强,陈元欣,王华燕,杨金娥,姬庆.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路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
[3]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J].地下空间,1988(1):5~13.
[4] 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杨雁(1983-),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