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018-10-21王志峰
王志峰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质量以及功能,人们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施工质量方面,渗漏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的舒适性。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渗漏问题,分析目前最普遍的渗漏原因,并对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 引言
建筑渗漏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目前,人们对建筑质量与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的情况下,渗漏问题更是成为了工程师们所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一问题是建筑的基本质量问题,且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都会对渗漏问题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渗漏的可能性。
2 建筑工程常见渗漏位置
2.1 地下室渗漏
建筑工程中常常存在地下室漏水的情况,除了油,地下水本身的毛细作用之外,还是因为地下室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它里面有相当多的管道与缝隙。而且这些位置的施工质量特别难以把控一旦未达标,很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地下室出现渗漏的位置一般都集中在施工接缝,墙体的蜂窝通道,结构伸缩缝等位置。
2.2 墙面渗漏
外墙面渗漏也是常见的建筑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建筑的外立面一般都会有窗户或者是连接外墙的部分,这部分的周围都容易出现裂缝,装饰过程中很多材料也会在这里形成分界线,更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
2.3 屋面渗水漏水
建筑顶面渗漏应该是最常见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屋顶设备与现浇层之间得几点出现了裂缝,发生在这个位置上的漏水,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冷凝不均匀,现浇漏粱以及钢筋变形引起的。再加上屋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经过热胀冷缩,也很容易出现裂缝。
3 建筑渗漏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墙体材料和防水材料的影响
导致建筑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我国的建筑普遍是内部使用实心砖,外面的墙砖主要做填充材料使用。实心砖与混凝土的烧结温度是不一样的,一旦出现温度变化,实心砖和混凝土之间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缝,从而导致了渗漏问题。另外,现在很多建筑工程使用的外墙装饰材料都是不透水的,使用的粘接材料一般都是水泥砂浆。但是水泥砂浆本身内部的粘合性并不强,很容易形成空鼓或者裂缝,此外,建筑外墙进行抹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同时填补表面的空洞,但是水泥砂浆的强度与外墙整体的垂直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完全紧密结合,如此一来也会导致渗漏。再者,建筑工程中一般都是使用铝合金做窗框,雨水进入其中之后,没有渠道自然流出,这些雨水进入窗框渗透墙体,引发漏水。
防水材料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是材料的性能差和质量差。我们使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石油沥青油毡等,这些材料极其容易收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导致性能发生变化:温度比较低时,材料容易发生脆裂,过高时又容易溶化,而且还存在着延展性差、容易老化等问题,这些材料是支撑工程的内在重要内容,一旦材料出现问题,那就难免发生漏水渗水。
3.2 施工质量方面的影响
很多建筑工程很赶工期,建筑时间压得很紧。目前很多建筑的建造时间差不多都可以在半年之内完成,如此迅速的完成工期,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规范流程缺失,技术人员操作不当的问题。一味的赶工期,导致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来执行,只是随便的敷衍了事。例如抹灰的时候外墙没有完全找平,墙砖之间有空隙,建筑外立面的窗囗没有做好防漏措施,管道与墙体之间连接不紧密等问题,这样一来,渗漏就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3.3 建筑设计方面的影响
设计不当也很可能导致渗漏问题,而且设计是对于建筑整体结构的一个规划,一旦出现问题,后期很难修改。尤其是像建筑这样的大工程,按照既定的设计建设之后,修改极其复杂,难度也比较大。例如设计师在设计窗楣线和滴水线时,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漏水现象,只设计除了鹰咀结构,结果造成建筑的窗体位于墙体的外部,这样雨水就会在风等的影响下越过窗楣线边界,就会导致漏水。此外一些外墙装饰设计成砖墙进行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外墙面之间本身就会存在不到算粘合的裂缝,特别容易导致渗水。因此设计人员在最初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建筑项目中可能存在问题,包括漏水和渗水。
4 建筑中防水防渗技术的运用
4.1 按照标准选用质量保证的防水防渗材料
选用防水防渗材料时,一定要根据工程修订的标准严格保证材料的质量。同时也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用一些新型的防水材料。现在市场上存在着很多技术含量很高的防水防渗材料,例如高分子防水材料、堵漏材料等等,在选用的时候,施工企业要根据自己工程的特点,在充分了解这些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比较材料之间的优缺点,选择最为合适的防水防渗材料。而且施工时,负责材料的人员要根据不同的设防道数对防水材料各个方面进行确认,保证材料使用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从而到达良好的防水防渗的目的。
4.2 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防水防渗设计
在屋面防水设计方面可以采用混凝土导墙的做法。例如在设计屋面雉垛时,可以在建筑的横墙轴线位置和雉垛的拐角处设置混凝土构造柱,从而控制屋顶边梁和屋面砖墙之间因为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可以将结构找坡的方法采用到评定屋面的建筑中;再就是对一些重要的部位如排气孔等要进行防水的设计等。
外墙防水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提高建筑的整体强度和刚度,防止因为承重压力造成墙体出现裂缝。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减少墙体的承重重量;其次可以选择水热化低的混凝土,或者是加入了外加剂的混凝土;再就是施工人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外墙裂缝的产生:尽量避免施工环境温度过高、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抗裂性。最后就是要注意施工结束的时候在将墙内支架拆除后必须进行填充堵洞,防止因为墙体不够严密而发生渗水。
4.3 建筑防水防渗的操作要点
建筑屋面防水防渗操作要点:确保建筑基层表面平整结实、清洁干燥的状态下进行卷材铺贴;卷材铺贴时,要按水流的方向进行,而且要保证铺贴方向和屋脊接缝相平行;在基层表面进行涂刷时,不能在同一地方来回涂刷,必须重视平立面的拐角处、阴阳角等部位的涂刷,而且要进行交叉涂刷,防止防水材料的剥落;先在平层上用墨线标注出控制线,然后在进行卷材施工;重视屋顶一些容易忽视部位的防水处理,如管道周围,拐角。
施工时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不能在阴雨天进行建筑防水防渗材料的施工;卷材接缝的宽度根据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铺贴要顺直;屋面一些容易忽视部位的防水需要做到铺平贴紧、收头牢靠;卷材防水层的找平层要符合施工方案中的相关要求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的技术,不仅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而且施工效果也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直观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后期业主的使用舒适度以及建筑实用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建筑设计,原材料,施工技术各个方面入手,充分做好建筑防漏措施,以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 黄振.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8(2):91~92.
[2] 刘继祥.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151~152.
[3] 杨金凤,焦亚军.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72.
[4] 熊志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7(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