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与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比较

2018-10-21魏水国

健康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准确率

魏水国

【摘 要】目的:探讨MR与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1例作研究对象,并分别予以MR、CT诊断,以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就MR与CT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对于本组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是96.70%,高于CT的 89.01%(P<0.05)。结论:与CT相比,MR对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具备无放射作用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T;MRI;准确率;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是因椎間盘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生原因同外力作用、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等相关,以步态不稳、腰部钝痛、下肢麻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不良影响[1]。据报道,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而应选择恰当的诊断工具进行检测。目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采取MR、CT等影像学工具诊断,但关于采用何种诊断方法?临床上尚无统一定论[2]。本研究旨在明确MR与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对一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实施MR与CT检测,现报道MR和CT的诊断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1例,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纳入本研究,男46例,女45例;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为(48.64±3.15)岁;病程是2~27年,平均病程是(15.67±1.48)周。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椎间盘临床诊断标准:脊柱有侧弯现象,腰椎生理弧度消失,且病变部位椎旁存在压痛症状,腰部活动受限,腰部有慢性劳损、外伤、寒湿史,下肢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迟钝,有肌肉萎缩现象,跟腱反射和膝部反射消失,经X线片检查显示其椎间盘变窄,其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情况;②患者病历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不影响结果判定;

(2)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诊断期间配合行为较差者;

1.3检查方法

(1)CT检查:选取西门子64排CT诊断仪,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软枕置于其臀部下方,指导患者轻微屈伸双腿,定位后保持椎间盘连线同扫描基线平行,骨窗的窗位是300~600,而软组织窗位是200`400,骨窗的窗宽是1200~2000,窗位是30~50,层厚为3mm,间隔设置成3mm,对L3~L4、LS~S1、L4~L5椎间盘进行扫描处理,检测结果则发送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2)MR检查:应用西门子1.5T磁共振,进行三平面定位处理,对腰椎进行矢状位SE序列T2扫描、T1扫描,并对大部分椎间盘进行扫描一层,而小部分椎间盘进行扫描三层,全部患者均进行矢状位、横断位扫描,必要时予以冠状位扫描;两组患者的结果图像扫描应选择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两名阅片。

1.4观察指标

(1)以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MR、CT对本组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1.5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学软件:定性资对比实行c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 结果

MR对于本组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是96.70%,CT对于本组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89.01%,MR对于本组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青壮年时期多发病、常见病之一,以慢性劳损为主要发病因素,伴随年龄增长,椎间盘变形程度会进一步加重,若髓核干燥、碎裂,其腰部纤维会断裂,朝向周围膨出,从而导致椎间盘高度变低,最终突出至侧方、后方、后外侧等方向[3]。据报道[4],椎间盘突出症若不能及时治疗,可引发直肠症状、膀胱症状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身体健康乃至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椎间盘突出症在CT扫描中的主要影像学表现是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伴发征象包括椎体、大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钙化、椎管变窄、侧隐窝变窄、椎间盘真空征、黄韧带增厚等,而小部分病例还有神经根受压表现;椎间盘突出症在MR扫描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为:①椎间盘突出,即从矢状面可见椎间盘变扁,并呈舌状,超出椎体后缘,朝向椎管方突出;②椎间盘膨出,从矢状位可见其椎间隙变窄,而椎间盘的含水量大幅度减少,且髓核信号异常,椎间盘变薄而朝向后方膨出,其硬膜囊的前缘受压;③椎间盘髓核游离状态在矢状位可见脱出髓核疝入患者椎间盘,与椎管分离,上下移位在1cm以内,而横断位可见其椎间盘层面没有椎间盘组织,常伴发椎间盘真空症、椎体与小关节骨质增生等现象[5]。MR属于多角度、多层面扫描,组织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均较高,可全方位检查椎间盘病变,减少误诊、漏诊情况,且在观察游离髓核形态、位置等方面较CT更具优势。

结果提示:MR对于本组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是96.70%,高于CT的 89.01%,印证了上述分析,证明了MR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显著价值,优于CT,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忠明, 杨宏涛. 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20):2055-2057.

[2]陈明, 王艳芹, 吕培敬. 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6):142-144.

[3]杨志强, 袁牧. 椎间盘突出的HRI与CT诊断价值的临床对照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2):131-132.

[4]张锋, 王为刚, 周钢,等. CT扫描与X线平片在消防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8):2132-2133.

[5]冯志学, 罗少生, 余裕珍,等.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体征与CT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6, 22(1):82-85.

猜你喜欢

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