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8-10-21陈慧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陈慧丽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139-01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学中的主导者,其工作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情况,拓展教育途径,同时用心与学生交流,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沟通很关键。对于班主任来讲,要利用科学方法管理班级,要想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就需要充分认识师生沟通的重要意义。

1对学生全面摸底,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要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脾气、个人爱好,兴趣特长等。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便以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班集体中,既有敢做敢为者,也有胆小怕事者;既有热情奔放者,也有孤僻冷漠者;既有积极进取者,也有保守不前者,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全面地了解,真正摸清每个学生的特点,有效地引导他们发展及成长。其次,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成绩优秀,有的学生每次考试都不及格。鉴于此,我们除了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之外,还要了解他们的家庭境况,看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和教育倾向,看看家庭是否给学生过大压力,从而导致学生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或成绩上不来。

2拓展教育途径,提高管理效率

参与激励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参与激励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自强意识,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生存与发展,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首先,要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由学生自主选择班干部,驱动班级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要遵循“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集体日常管理活动,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切实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为了拓展思想教育途径,班主任应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尤其在小学中,班主任更应注重班级活动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枯燥乏味的说教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容易激发学生的厌烦心理,所以利用活动开展教育工作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小学生好动,喜欢各种游戏活动,班主任可以借助活动寓于思想教育,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而且不会引发学生反感,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思想教育的真谛。

3加强沟通与引导

不可否认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因而其自控能力与自律能力相对较弱,从而使影响班主任管理成效的因素增多且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一旦不可控因素增多,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也将进一步放大。面对此种情况,则应当强化班主任的沟通与引导作用。研究实践表明,良好的沟通与引导,对化解师生矛盾、厘清师生关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班主任教师应当深入班级实际、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在学校、班级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基本情况,再以此为基础,制定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且每一项规章制度应当契合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达到因材施教。在规则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耐心引导与沟通,引导学生及其家长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一旦学生的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且家长给予大力支持,看似“刚性”的班级管理规则就不再是“绊脚石”,反而成为引导学生向上的“铺路石”,使班级管理制度和规则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之间达到有效地融合,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

4注重鼓励表扬,给予学生正面引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儿童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东西,如果相反,教育者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到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抓住小学生好胜、爱听表扬等心理特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去年笔者接了六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是全校公认的差班,班风不好,纪律涣散,学习不积极,可以说坏事样样少不了他们,好事一件也沾不上。笔者和他们接触、了解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在体育方面都有所特长。于是以此为契机,有目的、有组织地率领他们进行体育训练,结果在一次校运会上,他们以优异的成绩站在了领奖台上。从此,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强了,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开始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被公认的差班面貌一新,成了争夺优秀班集体的强力竞争者。

5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班主任应在搞好校内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家庭教育情况、心理动态等。同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便于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所以班主任要拓展与家长的沟通途径,以便在遇到紧急问题时能够沟通畅通。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手机、QQ群、微信群、邮箱等多種方式与家长联系,上传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给家长介绍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等,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又如,班主任要在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家访,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注意使用适当语言,既要表扬学生优点,也不能刻意隐瞒学生缺点,只有真实反映学生情况,才能与家长一起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6.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小学生性格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级管理工作繁杂琐碎,但班主任必须保持充分的耐心和爱心,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班级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聂本亮.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1-12.

[2] 翟月.小学班主任的自我保护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26):45.

[3] 吴金娜.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7(27):12-13.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