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传递责任教育
2018-10-21纪士忠
纪士忠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树立完善的责任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并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人格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能依据教师的榜样而不断健全自身的责任理念,使小学的思想价值观能够随着时代的建设而深化发展。本文就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办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责任教育 责任意识 培养 策略
健全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价值观,有利于小学生不断深入的均衡能力发展与建设。因此,教师需要在责任教育中不断深化对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教育工作,使学生拥有较好的德育基础。坚持将学生的责任意识融入于思想与社会的教育当中,并不断优化培养方法,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基础。
一、责任教育的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深入德育教育的基础理念,并在完善学生高责任感的价值观中建设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在教学中渗透责任感的核心理念,并不断加强学生在教学中深入对世界观、责任观、价值观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建设完善的思想品德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中不仅能对完善自己的责任意识,并不断培养学生国家的责任。
因此,教学课堂的开展有利于贯穿思想品德内容,并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中建设自己的责任意识。另外,除了在课堂中引入责任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在生活中要求学生拥有认真的态度,并不断深入良好的学习责任。同时,需要对学生灌输吃苦耐劳的品德,并能本着学习的目标明确中强化自我管理。有利于学生在责任意识建设的同时拥有不惧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
二、现阶段学生责任意识的探索
由于现阶段的在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拥有较为特殊、个性的意识。且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较强,且自主意识较差。因此,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源于家庭环境于学生的“成功意识”塑造,使学生只重视于学习成绩的探索。进而导致学生的劳动意识不健全、家庭意识不健全,容易导致学生不良的心理素质和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责任理念。另外,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与劳动中害怕吃苦,遇难则退,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责任感和团队责任感。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塑造完善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需要不断拓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树立方向性的责任意识,健全学生的思想建设。
三、优化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1)深入表率作用
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借助学生的高模仿能力进行示范理念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目标导向的榜样力量,深入在课堂氛围的表率理念,进而培养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拥有规范的责任意识。如在浙教版“诚信真可贵”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借助身边的诚信事件进行讲述,并给予学生身边的榜样进行教学讲解。其次,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树立诚信的榜样,并不断向学生灌输诚实守信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诚实守信的责任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不诚实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或是基于对不守信现象对的责任缺失的消极现象进行讲述,深入学生在责任意识培养中杜绝不诚实守信的理念教育。最后,教师需要在处理每一件事情中都深入个人表率形象的树立,进而增强学生在模仿教师的同时深入责任意识。
(2)营造文化内涵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深入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灌输,使学生深入理解道德文化内涵中的责任理念。使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影响于无形中深化,并在思想导向中不断影响每个学生的意识与修养的建设。在教学中主动导入对相关书籍的推荐,并根据推荐内容要求学生对责任内涵进行了解,进而在优化的培养过程中产生精神共鸣。例如在浙教版“圓明园在哭泣”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对为什么圆明园会哭泣进行讲述,并结合视频观摩深入对学生中华传统道德意识和深度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对学生灌输中国传统道德意识,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协同社会责任意识的深入。最后,教师需要要求每个学生都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中华民族道德素养,并借助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等活动。充分营造有利于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与建设,进而达到责任心在活动中得到渗透。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社会公众人物的报道,并根据报道进行讲述,要求学生向他们学习,进而深化责任理念与学生的个人情感的思想相协同。
(3)重视实践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并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不断深入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集体中拥有高度集体责任意识,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表现水平,进而使学生了解团队责任的意义。特别是需要让学生明白在团队职能,进而深化学生的团队责任。如浙教版“劳动成果要珍惜”的教学之中,首先教师需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并根据劳动的实际价值和实践意义做出分析。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的捡易拉罐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明确各个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建设,还有利于自然环境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的建设。另外,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分析,并给与团队协作能力优秀的团队予以奖励。同时对学生的小组情况进行调研,特别是组内成员的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劳动情况进行总结,并在总结中树立劳动成果的价值和作用,使学生养成劳动意识的建设。同时,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告诉学生尊重劳动成果就是对自然环境最大保护的意识灌输。还需要对小组内需要整改的情况进行分析,使学生拥有团队责任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深入思想与社会的课程,也是学生全方位责任意识的社会价值体现。
(4)构建合作意识
小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的个人素质、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和实践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接受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为根本目的,使课程的教学中心以学生合作责任的意识为中心,在过程中充分尊周自己、尊重老师、尊重社会,进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理念。因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团队意识的拓展:一是,自主探索。教师可以制定完整的计划帮助学生构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过程中帮助学生拥有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学校意识、个人意识。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中充实自己并健全思想,以达到探索的目的导向。二是,合作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中构建系统的合作意识,以促进学生拥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同时拥有明确的思想导向,进而促进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明白集体荣誉的意义,并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展现自己无穷的力量,进而帮助学生团队责任感的建立。如在浙教版“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服务和社会各项服务的价值所在,例如政府、学校、银行等部门的中心职能,并要求学生展开多样性的分析调查。其次,教师可以要去学生构建小组合作的探索模式,特别是需要在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规范每位同学在组内具体的分工。同时需要保证小组的分工具有合理性。如需要注意小组成员内各组员的性格、沟通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开朗程度,使每个调查小组都能以5人为单位展开多样性的调查。另外,教师需要制定学生能依据不同的基层部门的就业人员、工作人员、接待人数、部门职能作出可实践的调查工作,使基础调查工作能通过不断的资料收集、归纳整理中变为合理的数据资料,进而使活动调研工作趋于理性化。同时,教师需要制定自我探索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基层部门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深入,使学生能在不断的探索中与小组成员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在团队意见统一的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构架。最后,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小组在拓展调查和调查中需要整改的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课堂大纲深入知识点的讲解,特别是不同基层部门的职能、所在问题、和问题解决方向。使学生能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完善自我责任感、团队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并能明确构建自我的发展方向,为学生进一步的生活、学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拥有强社会责任感和基础理论来解决社会需发展问题。
(5)拓展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教师可以深化教学改革,并在过程中拓展教学模式,并基于品德与社会的课堂特点展开多媒体的课堂教学。进而在不断深入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教学或微课教学的模式,并反复在课堂或活动中展示,进而达到课堂的灵活性。如在浙教版“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制作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内容,并反复的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抽烟、喝酒的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以及在过程中对肾脏、肝功能有什么负面影响。其次,教师需要制定学生观察身边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及时记录。在过程思考如何制止不良生活现象的发生。同时,教师需要假定在不同场合中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学能劝阻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各自我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并在过程中不断警示学生本身抽烟酗酒的对身体的危害。另外,教师需要制定学生根据毒品的危害性进行探索,使学生开展有关毒品的故事会,在过程中收集毒品的危害性、毒品对人有什么影响以及在戒毒过程有哪些成功的案例,进而使学生谈论中熟悉毒品的危害性。进而远离毒品,并能及时劝阻周围的亲戚、朋友远离毒品,进而树立强烈的个人荣辱观。最后,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动员学生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并逐步构建完善的思想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个人责任感、团队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拓展综合性能力、全面化意识的发展。
三、结束语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用心传递责任意识,并不断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理念意识。使学生能够在高效的意识培养中明确负责任的社会态度,进而不断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同时,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使品德与社会课堂能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并予以理念渗透,帮助学生拥有创新化理念的思维意识,进而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提供可实践意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莉.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1).
[2]郑彩萍.责任在肩,成功在前——浅谈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