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概况及发展建议
2018-10-21唐庆生巴合朱力的孜
唐庆生 巴合朱力的孜
摘 要: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地处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葡萄酒四大产区之一。本文介绍了产区概况,分析了产业特点和优势,梳理了存在问题,为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天山北麓;葡萄酒;概况;建议
新疆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公认的最早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葡萄原酒生产基地,葡萄酒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了北疆天山北麓、南疆焉耆盆地、东疆吐哈盆地以及伊犁河谷等主要产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地处昌吉回族自治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州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下,葡萄酒产业作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
1 产区概况
天山北麓葡萄酒產区位于北纬4345度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达20℃以上,年降水量17023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土壤为多层结构的沙壤土,是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产区,产区主栽品种以赤霞珠、梅鹿辄、马瑟兰、霞多丽等为主,其中赤霞珠种植面积占43%,梅鹿辄占42%,马瑟兰、霞多丽、雷司令等其他品种占15%。法国《农学葡萄种植进展》杂志主编尼布巴尔斯到新疆考察后说:“中国的新疆是块生产葡萄的宝地,我敢说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借助化学药品和肥料出产绿色食品葡萄的地区”。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引下,依托政策优势、自然优势、地缘优势、技术和人才优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866.7公顷,年酿制优质葡萄酒6000万公斤以上,培育了尼雅、西域沙地、烈焰、唐庭霞露、天山火焰、汇德园等众多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品牌,努力实现由“做酒”到“创牌”的转变,鼓励企业大力推介产区品牌和酒庄品牌整体形象。产区多家酒企获得了“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新疆名牌”、“新疆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有多项产品获得包括布鲁塞尔国际大金奖在内的国际、国内大奖,有力地促进了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全州共有葡萄酒企25家,其中:酒厂7家,酒庄18家,分布在昌吉市、阜康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和昌吉国家农业园区,年加工能力约16.9万吨(含原酒),2017年实际加工量约4.1万吨(含原酒),占年加工能力的24.2%。在地域分布上,酒厂主要集中在玛纳斯县,酒庄主要集中在昌吉市,产品销售主要在内地沿海省份和中原地区,其次是疆内市场。酒企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呈现以下特点:
1.1 酒企专业技术优势明显
近年来,产区部分酒企通过聘请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对葡萄酒产业进行了技术指导,使主要酒企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酿酒葡萄栽培技术也得到显著提升。
1.2 营销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各酒企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采取了不同的营销模式。如聚龙酒庄,土地和酒庄生产经营采用合作社经营形式;一韵酒庄,采用婚庆、节日专题订制等销售模式;香海酒庄则是住宿、餐饮、旅游观光、酒庄、小型会议接待一体化经销模式。营销模式的多元化,有力地推动了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3 市场开拓条件比较成熟
酒企二证办理及商标注册基本齐全,加工能力普遍较强,具备大力开拓市场的条件。目前,酒庄90%已有注册商标,并且有生产许可证和流通许可证,可进入市场销售,酒企生产加工设备普遍良好。
1.4 产品销售总体平稳
同往年相比,大部分酒企产品销售总体平稳,稳中有降,但也有个别酒企成品酒积压严重。
1.5 产品品牌及酒种类型呈现“三多一少”的特点
即一般品牌多(50个以上)、酒种类型多(4个以上)、红葡萄酒占比多(80%以上)、知名品牌少(2个)。
2 产区优势
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所处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是东联内地、西接中亚和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和黄金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
昌吉州的日照、积温、昼夜温差、纬度、土壤、降水、气候、无霜期等影响酒葡萄质量的诸多因素接近法国波尔多。当地的土壤污染程度很低,种植的葡萄果粒含糖量高、酸度适中、色泽好,优质单宁、干浸出物含量高,为酿造优质葡萄酒奠定了优秀的先天基础。
2.2 地缘优势突出
昌吉州与首府乌鲁木齐市为邻,是产区独特、巨大的便利条件。乌鲁木齐是新疆最大的城市,也是新疆最大的游客集散地。通过葡萄酒产业流行的原料产地旅游,吸引游客到昌吉州旅游,对于葡萄酒这一类地域特征很强的产品的销售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2.3 土地资源丰富
昌吉州人均耕地达56亩,有适合葡萄大面积种植的农耕灌淤土壤,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较大,加之劳动力转移速度快,可用来发展酒葡萄的耕地会逐步增多,可实现规模化定植,基地化生产,集约化管理。
2.4 政策优势明显
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于2014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在全疆率先出台了《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产业重点县市也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济能人投资新建酒企、酒庄,形成民间资本、外资的多元投资格局。
3 主要问题
3.1 市场销售不畅,影响原料种植
由于产品销售不畅,致使酿酒葡萄原料价格偏低,农户缺乏继续种植酿酒葡萄的积极性。目前,酒厂、酒庄70%的原料来自农户,近两年原料价格持续走低,酿酒葡萄均价维持在2元/公斤左右,利润低或基本无利润,造成农户继续种植酿酒葡萄的积极性不高。
3.2 酒企自建基地比重少,影响原料和产品品质
产区各酒企自建基地仅约占总面积的30%,非可控因素多,造成酿酒葡萄原料品质不稳定,从而影响到葡萄酒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3 产区宣传推介不到位,制约产业发展
产区各酒企抱团力度不够,在宣传方面多凭酒企单打独斗,宣传面窄,形式单一,造成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产区和产品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
3.4 成品酒价格定位偏高,影响市场竞争力
产区各酒企低端葡萄酒的定价一般都在单30元以上,100元左右居多,中端酒价格在200300元左右,高端葡萄酒在千元左右或以上,而法国低端葡萄酒到岸价格最低仅每瓶19元。相比之下,产区葡萄酒产品缺乏竞争力,品牌知名度不高,除個别知名酒企,普遍存在且销售困难的状况。
3.5 文化挖掘力度不够,葡萄酒文化氛围不强
葡萄酒是产品,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但各酒庄普遍存在重生产营销、轻文化塑造的现象,缺乏对本地酒文化的挖掘与历史传承,葡萄酒文化氛围不强。个别酒庄还存在功能不齐全,规划不完善,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
4 发展建议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昌吉州林业部门2017年成立了“葡萄酒产业办公室”,着力加强行业组织、管理和服务,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组织产区酒企组团赴四川、福建、上海等地大型展会推介营销,举办了第二届中欧葡萄酒技术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尚未得到解决,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州党委、人民政府尽快出台《自治州葡萄酒产业发展扶持方案》,州、县(市)两级分别成立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门机构,做好产业发展服务工作,长期抓,连续抓,保证葡萄酒产业政策得以长期有效执行。
二是发挥企业、种植大户在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构建牢固的种植与加工环节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促进葡萄酒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是产区酒企要练好“内功”,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潜在消费群体;酒企间要积极联合、抱团发展,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避免不良竞争,影响产区整体品牌形象。
三是发挥地缘优势,融合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紧邻乌鲁木齐交通枢纽的优势,挖掘旅游购买力,依托各种传统和网络媒体力量,大力开展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的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天山北麓”产区知名度。
四是充分挖掘昌吉州悠久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底蕴,积极培育葡萄酒文化,提升天山北麓葡萄酒的品位与内涵,塑造鲜明的产区葡萄酒特色,培养消费者对产区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