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小区配套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8-10-21王笑梅

科技风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探讨安全管理

摘 要: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区配套项目不断增多,如何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日益成为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小区配套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安全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以期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保证安全生产。

关键词:配套工程;安全管理;探讨

一、小区配套工程现状及被忽视的安全隐患

(一)小区配套工程不断增多

近年来,伴随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小区配套工程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显著增长,对工程施工时间要求越来越严格,原平均竣工时间5个多月的小区配套项目被压缩到两个月左右。很容易在加快施工进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安全生产,导致施工安全质量问题。因此,如何在项目增多,施工时间缩短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二)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虽然工程施工有比较完备的法规作依据,但依然不断有安全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对于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环境不规范,市场环境对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当前的市场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居民阻挠施工等。市场上对这些行为缺乏有效监管的措施和机构,且效果不理想。(2)施工作业依赖分包队伍,分包队伍违规施工造成很大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使得安全管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研究意义

安全是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公司进一步强调施工安全和组织开展“三查三强化”活动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小区配套项目不断增多且施工进度日益紧迫下,做好外部市场环境分析,抓好自身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进度与公司效益。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述加强小区配套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三、相关问题分析

(一)安全意识普遍薄弱

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存在侥幸和经验心理,参加安全例会却对例会内容不上心,有的安全例会组织者专业知识缺乏,学习内容没有针对性,使人员产生应付心理。

(二)安全文明施工执行不到位

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正常执行,一般施工前都会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细则,但很多安全责任人更多的把它当作形式主义,纸面上编制特别详细的安全文明施工作业指导落实不到施工现场,失去了编制指导书的意义。更多的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意识停留在纸面,流于形式。对于真正需要重视的施工现场却疏于管理和防范,抓错了侧重点,这就给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可乘之机。

(三)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

当下的小区配套工程,一般都由不同水平的施工队伍分包完成。施工队伍多、杂、散,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技能水平有高有低。部分队伍能在上岗之前对人员进行岗位知识教育和安全培训,但有些队伍对现场情况了解不够,不具备相应的岗位知识即上岗工作,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又没有交代清楚现场危险点与注意事项,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阻挠施工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居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居民阻挠正常施工的情况发生,而且普遍难以沟通协调,在此情况下,很难按照原有施工进度正常施工。现场人机具在窝工状态下就容易疏于管理,造成安全隐患,而且临时变更施工方案往往是调研不够,安全施工措施不完备,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健全理念,完善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监督网络,确保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作业班组长(兼职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同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人员应做到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应急能力。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中要熟悉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还要处理好与现场施工人员的关系,让他们感觉到与他们不是“管理”,与“被管理”而是“合作”关系,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搭建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平台

项目总工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负责监督落实。对新进入施工現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明确界定,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二)加强施工人员岗前安全培训

1.加强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及班组安全活动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要确保安全,尤其是农民工,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严格坚持班前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对分包队伍负责人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作业技术水平。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2.组织参观模拟事故现场及专家讲解等的教育形式

首先,可以进行专家讲解。施工人员对于专家有着独特的崇拜和忠诚的信赖,专家说的话是绝对可以信任的,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可以进行现场参观感受施工事故第一现场的直接性,让他们参与现场事故调查分析的学习,明确引发事故的原因,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还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将容易引发事故的失误直接参与到模拟实验当中,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将事故出现的整个过程进行动画展示,让大家能够亲眼目睹可能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做好现场监督检查

1.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施工现场是一个变动复杂的工作现场,因此安全检查尺度要“严”和“准”,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整改,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召开好开工会与收工会

施工现场开工前务必召开开工会,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交代本次工作任务、现场危险点以及注意事项。不能把开会作为形象工程,拍几张照片了事。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现场人员或多或少会对安全意识有所淡薄,建议采用现场看板的形式,提前画好施工示意图,做到图文并茂。使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对工作中的危险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引起重视。收工会是对全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尤其是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再次强调,同时布置好第二天的工作任务,为第二天工作做好准备。

3.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监督检查

对施工人员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督,需要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监督设备的建设,例如现代化监视器和电脑自动对应系统,监视器尽量利用移动式的监视器,让每个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都能在电脑里进行全方位的显示,与此同时,建设专业化的幕后监视团队,能够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法和流程进行快速的识别:其次要利用现代化交流技术进行人员和团队之间的交流沟通,例如,每一名施工人员配备一个对讲机,随身携带,幕后监督发现施工人员操作失误或者有失偏颇,可以通过对讲机进行及时制止和指正。

(四)做好舆论宣传,制订舆情处置预案

1.制定电力知识小册子,让民众了解更多的电力常识

作为小区配套工程,出现群众阻挠施工的原因多数是因为群众对于电力知识了解不全面,担心“电力辐射”。多做正面引导,提高广大居民安全用电意识,减少居民对所谓的电力“辐射”问题的恐惧,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2.对于舆情工作要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讲究方法、提高效能

舆情事件发生后,首先要与市新闻中心取得联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公布最新权威消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公众对事件猜测,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五、结语

面对日益增多的小区配套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工程实际分别从安全管理意识、人员培训、舆情等几方面分析目前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在健全理念,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现场监督,做好舆情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施工安全管理能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洋.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安全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1(09).

[2]张明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预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刘艳莉.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1.12.

作者简介:王笑梅(1969),汉族,本科,注册建造师,研究方向:输配电工程、电力施工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探讨安全管理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