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唯留风骨荫子孙
2018-10-21龙文泱
龙文泱
萧克,湖南嘉禾人,新中国开国第一上将。他一生始终严于律己、俭朴低调,家人后辈承袭其风骨,以奢华为耻,以奋斗为荣,生活安然自得。
萧克出生在贫苦的书香世家。他在嘉禾县甲种师范简习所读书时,总穿着一件破旧的蓝布长衫,与有钱人家子弟对比格外寒酸。但他并不以此为耻:“我曾读过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深受文中‘贫非罪的观念影响。”
身居高位后,萧克俭朴作风不改。家中大人的衣服改了给孩子穿,洗头洗澡水存起来冲马桶,住旧房,常吃窝头糙米。
萧克侄孙,今年77岁的萧石英7岁时被萧克接到北京,共同生活了10年,在萧克家风的熏陶下长大。回到家乡后,干农活、做代理诉讼,生活清贫,但他从不向政府要“实惠”。
“三爷爷(萧克)不准的!他说过:‘我参加革命是为中国四万万同胞,不是为了你们。因此,我严格禁止你打着我的招牌,向党和政府要这个要那个。”说这话时,萧石英神情严肃,字字铿锵。
1981年12月,萧克回到故乡,母校嘉禾县第一中学请他去讲传统。他第一句话就是:“现在环境好多了,希望你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不要想有靠山,我最反对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
老家的侄子、外甥,萧克一个也没有介绍出去工作。有个侄儿曾写信给萧克,要求照顾。萧克回信告诉他:“学习全靠自己,自己没有本事,找靠山也无用。”这个侄儿听了萧克的教诲,发奋读书,考上了大学,后来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搞特权是可耻的,要自己干出成绩。这种观念烙印在萧家子孙的心里。
萧克孙子萧云松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打算参军,但是体重轻了0.5公斤,不符合要求。旁人觉得,这点小事,萧云松让家里打个招呼就行了,其父萧星华第一个反对。
萧克子孙传承了他朴素节俭的作风。萧云松读研究生时的一位师兄形容他:一年四季穿着一件洗得發白的旧军褂,永远系着风纪扣,骑一辆根本不用锁的旧自行车,躲在画室的角落里自得其乐地画他的世界。
2008年,萧克在北京逝世,萧石英等20多位亲属从嘉禾到北京奔丧。葬礼结束后,20多位亲属一致谢绝了治丧工作人员给他们买返程车票的提议。
萧石英代表家属告诉工作人员:“我们不能坏了将军一生的规矩,要让他走得安心。”
“离家半纪经百战,至今耄耋始还乡。全村老小倾家出,季子归来无锦裳。”萧克在1981年写的《还乡吟》,被萧石英刻在故居铜像的底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