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历程和生存现状

2018-10-21朱南飞

黄河之声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发展历程

朱南飞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大调曲子,是河南省四大曲艺之一,其以诗歌、历史故事为基础,礼法、仁义为宗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从南阳大调曲子的起源出发,探究其发展历程,解读大调曲子的形成,挖掘其日渐衰落的原因,并结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大调曲子传承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大调曲子;发展历程;生存现状

大调曲子是南阳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曲艺,追求曲词文雅、落落大方,演出时会有特定的演出标准。大调曲子崇奉儒教,推行孔孟理念,注重知识内涵和礼法举止,以诗篇曲赋为根本,以规矩礼制、仁义德行为宗旨,广受大众的喜爱与推崇。本文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进大调曲子,更加深入的了解大调曲子的独特魅力,借此希望更多的人去认识它、了解它、关注它,为它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一、南阳大调曲子的形成

(一)两种起源说

对于南阳大调曲子何时传入南阳这一问题,众说纷纭,基本上分为“明末清初说”与“清乾隆年间说”两种观点。

明末清初说:在李《大调曲子传入南阳时间考辩》一文中曾提到对于俗曲在开封的何时兴起、何时盛行,从俗文学史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以此为根据推断俗曲在南阳兴起的大概时间,初步将其定在明代中叶之后。依其意得出结论:大调曲子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才得以传入南阳,时间上应该是在明代嘉靖(公元1522—1566年)以后到清朝初年这一段时间,随着商路流传入南阳。

清乾隆年间说:“在《大调曲子初探》一书中,从黄河水患的角度,指出了鼓子曲由开封艺人逃荒至南阳而传播的过程,不少曲子抄本是由开封传来的”,从曲艺文本的角度说明了鼓子曲是如何从开封流传到南阳的。笔者将其总结为:鼓子曲应在清朝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或乾隆五十四年(1778年)因黄河决口成灾,随鼓子曲友外逃、卖艺传入南阳。

(二)顺应历史潮流创新发展

清末到民国初年,大调曲子仍很盛行。“五四”以后,新文化新思想,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喜欢能够反映新生活、新精神的曲艺,而这时期的南阳大调曲子,曲牌不断增多、更新,在曲目方面更是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地反映民众的心声、表现社会的新生活和新面貌。1957年著名演唱家张华亭把大调曲子放到戏台上公开表演。1959年河南省曲剧团正式创立,并且邀请南阳市的大调曲子演唱家为老师,教授大调曲子唱法和三弦的指法技艺。

二、大调曲子的艺术特色

(一)注重规矩讲究礼义

大调曲子拿诗篇曲词做其根本,规矩礼法、仁义道德作为主旨,广受大众的喜爱和推崇。

规:演出时,要做到衣着得体,坐姿端正,目视前方。

矩:弹奏乐器者居右,演唱者居左,演唱开始前,要收回心神。

礼:注重礼法,演唱前要做到礼让,拱手让别人唱。

法:演唱者的演唱曲目不能偏离题目和场景。

仁:无长幼之分,统称为曲友。

義:一个“义”字连接着曲友之间的情谊,只要遇见都会盛情接待。

道:道不同者,不相为谋;道同者,以诚相待。

德:曲友唱完皆称“好”,不可贬低嘲笑。

(二)雅俗共存的风格

雅派是以其高雅脱俗深奥复杂而成为卓尔不群的阳春白雪。其曲词雅致,布局规范,韵脚讲究,每一篇曲词都是一篇卓越的文章和押韵的长诗。

在刘满仁先生编写的《南阳大调曲子精汇》这本书里,总共收录民间传奇19曲,列国秦汉13曲,三国8曲,隋唐明8曲,红楼梦8曲,西厢记3曲,其他5曲。书中对于每一篇曲词的记录都极为详尽。以《二请诸葛》为例:[阴阳句]观此地山明水秀,园林幽静,满山中苍松翠波,小桥西孤舟斜横,恰似那蓬莱仙境,又似那桃花源中,诸葛亮为盖世人杰,卧龙冈塔称地灵。

在这几句词中,运用“山明水秀”“苍松翠波”的优美典雅词句,描述出一幅如画般的美景,使听众仿若身临其境。

俗派是大调曲子为了适应百姓的欣赏口味,在原先雅派的框架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而成的。俗派在其发展期间,不停的创新更替,慢慢浮现出一些带有表演成分的东西。表演者之间有了明确的角色分配,还配上相应的动作等。在这一改革创新的时期,出现了一种踩着高跷唱曲子的形式,其把踩高跷技巧性高、欢悦多变的特点与朗朗上口的杂牌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当时备受人们欢迎的“高跷曲”。

(三)韵味独特的唱腔

南阳大调曲子的声腔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淳朴、原音色的特点,大多控制在中音区和低音区。通过对大调曲子的调查和对当地曲友的走访,得出结论:对于下方二度倚音的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多45%。而滑音等美化、润色类的演唱技法出现较少,只有1.5%和2%。

(四)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

大调曲子伴奏时所使用的乐器有三大类:弹拨类乐器、拉弦类乐器、打击类乐器。在这些乐器中,三弦、古筝、琵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三弦在大调曲子演奏时是唯一一个不能用其他乐器替代的。在表演大调曲子的时候,以前都用的是中鼓三弦,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男性的音域,所以伴奏者往往会将弦定在低音区的1和5,最多也不会超过中音区的1。因为使用三弦伴奏时大多把音域控制在低音区,所以它的音就给人以浑厚丰润的感觉,其独特的韵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

琵琶的呈现力是非常强的,其指法也存在着变化多样的特点。琵琶在为大调曲子提供伴奏服务的时候,大多时候都是在大2和小3之间进行的,有时也会出现大小2度之间的滑行指法,增强了表演时的独特韵味,使伴奏音乐多出了更多传统戏曲的味道。

筝在大调曲子的表演中,可以运用自己独特的技巧指法,把曲胡、三弦、琵琶等伴奏乐器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使它们的音色放在一起听更加和谐。古筝在伴奏指法上一般会把右手的无名指摁在琴弦上,大拇指采用摇摆弹奏的方法演奏,以此弹奏出像颗粒一样的音。在表演的时候应该做到弹奏按音时给人以沉稳厚实感,运指时要力道强劲,使伴奏带有高雅豪迈、跌宕起伏的味道。

三、大调曲子的生存现状

(一)青黄不接的困境

书面传承是准确性非常高、也极为接近原著的一种传承方法。大调曲子在书面传承这一方面很薄弱,多年以来黄天锡老先生一直致力于大调曲子这方面的书籍编著,为南阳大调曲子的保存贡献了自己的毕生力量。可是一人难挑千斤担,再加上黄老先生年事已高,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无法在支持这一繁重的工作。这就出现了有能力著书的人精力体力不足,有精力体力的人却又没有著书的资历与权威这一情况。这是其出现青黄不接的原因之一。

口头传承是最古老、使用率最高的传承方法。据黄老先生所说:大调曲子不论是学习还是曲友之间的会面交流,都是用口头交流的方式来传播的,书面的东西就只有一份曲谱,再无其他。口头传承的优势在于直观,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不够系统的教授知识和老师太少这两个方面,使这一传统曲艺的传承非常困难。这也是大调曲子面临青黄不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多媒体技术的冲击

多媒体技术传入中国,并快速的普及了人们的生活。自此,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出现了极大的变更。儿童倾向于卡通动漫,青年人倾向于电视剧、电影等,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喜欢,才会关注传统曲艺。而且传统曲艺的表演往往只能在大型晚会才出现,这也变相的缩减了大调曲子的传播途径。

(三)新时代的生活压力

新时代下,人们逐渐追求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这直接导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去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戏曲文化。迫于生活压力,人们更愿意去选择高薪水的职业,大调曲子也同样受到这一情况的影响。演唱者得到的薪酬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许许多多喜爱大调曲子的曲友只能放弃专注这一传统曲艺,最好的也只是将其当作业余爱好欣赏。

四、大调曲子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跟随时代的脚步

新时代下,多媒体的出现冲击了大调曲子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繁荣发展的好机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利用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方便快捷的优点,在期刊报纸上发一些大调曲子的相关文章,使越来越多的人去走进它认识它。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多媒体讲座论坛,从报刊新闻等等渠道寻找一些有利于大调曲子继承发展的建议,以便于对它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寻找生源培养生源

吸收了多种传统曲艺和传统文化的南阳大调曲子,有着明显的文化“标本”特性。教学作为曲艺在当今社会传承的一种方法,能够间接性的推动南阳大调曲子传承和发展,是继口头传承教授学生、有相关专业的学校教授表演技巧、民间艺人自得其乐等方式之后的又一传承形式,可以在校园里培养出有专业素养的听众和愿意从事南阳大调曲子理论研究的人才。

(三)向政府寻求帮助

寻找文化部门相关领导,让在南阳大调曲子界有一定话语权的先生与其进行一次面对面沟通交流,使领导重视起来,每一年可以拨出一笔專用经费,运用这笔经费,对大调曲子的现状做出详细的调研,把相关资料收集到一起,进行筛选整理,以此来创立资料库和人才库。成立协会,组织演唱者伴奏者座谈讨论,来实现对大调曲子的革新。

五、结语

从十几年前开始,全国的大调曲子相继衰落,近于绝迹,唯有南阳大调曲子保存完好,加之目前全省流行的大调曲子大多数属于南阳大调曲子这一支。而从对大调曲子的调研情况看,其处境却不容乐观,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完整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大调曲子。

在文中笔者从科技,生源,政府几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目的是为了在大调曲子的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对传统曲艺,传统文化这些中国传承上千年的国粹更加重视,使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走越远。

(指导教师:王雨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李海萌.大调曲子传入南阳时间考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7.

[2] 辛秀.大调曲子初探[M].河南省戏曲工作室,1983,4.

[3] 王宇琪.中原荆楚汇佳音—南阳大调曲子唱腔特色研究[J].音乐创作,2014,06.

[4] 刘丽媛.论河南大调曲子的伴奏[J].北方音乐,2017,08.

[5] 仲立斌.大调曲的雅派和俗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发展历程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