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建设探析
2018-10-21陈瑶
摘 要:电子类实验作为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最为基础的实践性内容,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技术工艺的基础知识及熟练掌握电子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大学生求知求实的科研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锻炼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电子类实验训练对于实现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本文以电子类实验为切入点分析建设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的必要性,就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电子类;实验基地;建设要点
电子类实验基地作为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为吸引提倡大学生广泛参与课外科技时间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由理论至实践系统全面掌握电子制作、电子设计及电子理论等方面知识的有力手段。同时,电子类实验基地成为组织科研制作及举办科技活动的软硬件环境,能帮助大学生创新自身思维增强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基础科研技能,有利于树立协作精神及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1]由此可见,电子类实验基地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能力的重要平台。自教育部明确提出“强化科学研究与教学实验相结合推动实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以来,大部分高等院校逐步扩大投入力度逐一建设电子类实验基地。鉴于此,本文针对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建设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的必要性
电子类专业作为目前我国通讯、航空、工用及民用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且实用性最强的学科,高等院校培养电子类专业人才以突出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大力建设有规模及有特色的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对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2]同时,高等院校以培养懂生产、会管理、搞建设及能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直接决定高等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而建设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手段。此外,实验基地是培养大学生操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研究精神。
2 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的建设现状
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电子类实验基地建设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管理混乱、资金不足及设备不全等,直接阻碍实验基地建设进程。由于大部分高等院校电子类实验基地管理状态较为混乱,部分高等院校电子类实验基地分别划分至各个系使用,甚至少部分高等院校将单个电子类实验基地划分至多个教学部门共同使用。[3]同时,部分地区高等院校电子类实验基地管理权过于集中于科研部门,一旦科研部门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其总体情况则难以改变原有的混乱状态,存在造成反复重复建设问题的可能性,甚至导致资源浪费影响实验基地使用效率及使用效果。
3 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的建设要点
3.1 重视仪器管理
在實际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控制电子类仪器设备成本投入,除满足高等院校自身发展需求为前提条件确保教学质量,平衡实验训练要求与仪器设备配置协调二者间关系,做到设备类型多样及实验效率快速,并且统一将大型高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及专人负责,最大程度发挥大型高精密仪器设备的作用,大大提高大型高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促使其得到良好的维护服务,以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年限的目标。同时,为了配合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建设工作,尽可能编写针对性强且实用性强的指导材料及教学材料,构建与实验训练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
3.2 组建师资队伍
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高等院校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将师资队伍视为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通过企业选聘及吸纳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电子类工程技术人员等方法挑选出最为适宜的师资人才,便于向大学生宣传国际最新的电子工艺及相关理论知识,扩展大学生实验操作内容及范畴,以达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目标。[4]同时,电子类实验基地建设秉持与时俱进及超前意识的工作原则,不断寻求适宜的合作模式赢得社会层面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为形成全新的实验基地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 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为了实现高等院校电子类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其总体办学水平,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电子类一线生产组织及技术管理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对于电子类大学生实验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实验基地建设要求,将示范性、共享性、开放性及生产性视为实验基地建设目标,建设出兼顾技术服务、生产、科研、培训及教学“五位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实验训练基地,全心全意为培养高技能专业复合型人才服务,以达到突出高等教育特色人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会萍,吴永辉,杜晓玉.校级综合型基础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特色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4):204-206.
[2]黄用勤,陈珺,王书纯,王永涛.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持续性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2):127-129.
[3]吕霞付,王平,罗萍,张毅,付蔚.创新教育理念,加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J].大学教育,2014(06):66-67.
[4]章飞,胡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9):154-156.
作者简介:陈瑶(1972-),女,从事电子信息科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