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动画创作解析
2018-10-21霍林杨玲陈莎
霍林 杨玲 陈莎
摘 要:本文以创作者的角度对如何做好气象科普动画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通过气象科普动画使公众对气象科学知识能够进行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气象;科普;动画
1 绪论
随着湖南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影视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如何将深奥的气象知识通过简单、生动的形式传播给公众,成为了现今气象服务工作者的新挑战。今天,以动画为技术载体的现代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也已经形成一种新型创意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而把动画技术应用到气象科普推广中,是气象影视服务公众的重要手段。气象动画科普不仅基于科学基础,还融合舒适的审美享受,对公众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
2 气象科普动画创作概述
新媒体时代的气象科普动画创作具有表现内容广泛、传播载体多元化、科普风格多样化等特点。以表现内容来说可以分为气象专属名词的诠释、气象现象的解释、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如何防范等,以媒体承载方式可分为电视、电影、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气象科普动画风格可分为写实风格、水墨风格、卡通风格等。
气象科普动画创作,主要包括文案、角色与场景设计、风格与造型设定、动画分镜设计、剪辑合成等过程。创作中,所有环节相互支撑,把气象科普动画要表达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对内容、表现手法、形象设定进行细致的设计,这样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气象科普动画作品。
3 气象科普动画内容与情节
精彩的气象科普动画不能没有好的故事做保障,科普知识要融于精彩的情节之中。一部优秀的气象科普动画,光有精彩的故事还不够,还需要把故事情节化。情节的设置,还需要基于怎样能更好地传达相应的气象科学知识,在遵循现实生活中已有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让气象科普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效融合,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4 气象科普动画的表达形式
气象科普动画片表现手法有多种形式,下面我将主要讲两种:
①可以以气象卡通角色为中心,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按故事的发展带出知识点,揭示那些不广为人知的自然现象,传播丰富的气象科学知识。以本人创作的全动画作品《天气家族之逆温层的逆袭之路》为例,将刻板的气象专业名词“逆温层”作为主角,以自述方式生动地科普,将复杂的气象科学原理直观形象地展示,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全面认识逆温层。科普“逆温层”是如何借助雾和霾成功逆袭而备受关注,向观众科普逆温层天气背景下雾和霾的成因、影響及防御等。
②以气象卡通角色为引子,贯穿整个动画过程,这种设定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进入科普讲解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有意思的动作和语言,让科普讲解变得生动。以本人创作的全动画作品《云的家族》为例,以最常见、最具代表的“淡积云”为引子切入,介绍引出整个“云的家族”。向观众系统地科普“云”的家族成员,并从中选出了两种最具特色的云(秃积雨云和鬓积雨云)重点讲解。让观众对“云”的类别和特征等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分辨。
总而言之,气象科普动画片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创作者应注意根据不同的科普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
5 气象科普动画的表达设计
气象科普动画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紧密融合,让整个科普片焕发出夺目光彩。
5.1 如何设计气象卡通角色
作为气象科普动画的主角,在形象上一定要能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卡通角色的设计方面,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我国的喜羊羊和日本的多啦A梦等,都是将角色进行“萌”化,有着大大的眼睛,短小圆润的四肢,丰富可爱的面部表情等,使其面对公众更具有亲和力。
以《天气家族之逆温层的逆袭之路》为例,在角色造型方面,将逆温层这个气象专有名词设定为主人公,主人公被设计成为是一朵上半身为红色、下半身为蓝色,中间带着渐变色的云朵,上半身的红色代表着暖空气,下半身的蓝色代表着冷空气,正是冷暖空气交汇形成了逆温层的卡通形象,此外还给主人公逆温层设计了两撇小胡子,系着领结,形象活泼可爱,增加其在片中的角色特点,这样也能够符合观众的审美和喜好。
5.2 角色的设定要符合其特征
以《天气家族之逆温层的逆袭之路》为例,在角色设计方面,对雾和霾这两个角色进行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在设定上给雾这个角色以白色的气团造型,戴着一副时尚的蓝色边框眼镜,体现在雾天中能见度差,视线不好的感觉。而给霾这个角色设定的是灰黑色的气团造型,嘴里含着一个烟斗,用以表现在霾天气中空气质量的糟糕。这样的角色设定能马上把握住这两个角色的主要气象特征。
5.3 动画的场景设计要与角色造型整体一致
场景的设计要与角色造型和预设整体风格相一致,色调需要把控好,画面不要对比过于强烈,环境色柔和,使公众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故事本身。
5.4 配音、声效和背景音乐
配音、声效和背景音乐也是一部气象科普动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剧本文案设置的剧情,体现在片中则必然有着解说或者对白,需要配音者对于片中人物角色进行配音,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角色性格和年龄特征的声线,有时为了达到需要的效果,还可以用音频软件调节声效,对于解说词和旁白的配音,则要求配音者必须发音口齿清晰,语调和语速根据剧情需要,可以适当变化,但声音一定要符合整部片的主题基调。动画中的各种角色移动和特定的场景所发出的声音也需要通过不同声效进行表现,比如角色之间互相碰撞所发出的声音可以用铿锵有力的声效,动画场景中有飞机起降,可以用飞机引擎轰鸣的声效等。使得整部片子更加真实。作为背景衬托,音乐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其旋律最好要与作品的主题一致,节奏也需要和作品情节相呼应,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6 结语
气象科普动画创作是气象影视工作者在业务领域的开拓创新,是服务公众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以动画为表现手法对复杂难懂的气象科学知识以及原理进行生动化、趣味化的科普,同时也是为气象科普发展做出的有益尝试。本人将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气象科普动画创作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杨,杨少沙.我国电视科普动画系列片现状研究.科普研究,2007.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霍林(1985-)男,汉族,山东省夏津人,本科,应用气象工程师,从事气象影视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