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班主任工作

2018-10-21廖梦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民族

廖梦平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是教育链条上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思想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班主任更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新思想管理教育

一、狠抓控辍保学工作

在我任教的中学里面,学生出现厌学现象的情况较多,许多学生读着读着就跑回家或者外出打工,忽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我任教的中学属于国家的边境县中学,这个地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特别是教育的落后更为严重.面对这些困境,学生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扔给父母,长期以往,对学生的教育就少之又少或者说是几乎没有,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缺少父爱和母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没有安全感的,学生们害怕与人交流,甚至有时其他同学会嘲笑他,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深处萌发者自卑感和自闭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么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中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

(二)促使学校教育丰富多彩

在我国,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任何一位孩子没有接受教育,国家也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可是,我们常常看到,一個儿童跨进学校大门以后,只过了半年或者一年,他就不想学习了.对于个别或少数学生来说,学习简直是“活活的受罪”.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这件事情,不但给少年在校内的全部精神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且使他遭受挫折,和别人发生冲突,逼使他跟社会上的坏人结交起来,使得教师简直无法工作,使得班主任天天跟他们做思想工作,时时刻刻要和他们的父母联系,同时也要向学校汇报情况.

使我最不安的,是一部分男女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所抱的那种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的态度.我所任教的地方属于边疆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教育也比较落后,这三年来,我发现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管得紧学生们学一点,假如一个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管得不严,那么学生的纪律和成绩将会大打折扣。

(三)帮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可以点燃她,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学生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的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

二、养成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中,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当把养成教育工作放在首位.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稳定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的问题,热烈的学习愿望是一种道德的和政治的,培养这种情感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地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其次,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并且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的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阶段,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不仅学习好,身体也要好,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所以中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健康饮食,每天定时定量三餐,吃够蛋白质,饮水要充足;第二、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要养成睡午睡的习惯。

(三)强化学生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个人卫生问题特别突出,女生出现一两个星期不洗头、洗澡的现象,男生不穿袜子、不洗脚,洗澡和洗被子的情况更是微乎其微。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教育学生从一双袜子、一件衣服和一床被子去审美,去约束好自己的卫生问题。

(四)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他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过硬的教学水平,更加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融入到学生中去,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了解学生。其次要有耐心,面对犯错学生时,要充分了解情况之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要多关心和照顾学生,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深入了解各少数民族学生民族风俗习惯,促使各少数民族学生团结一致、不断交流融合

我任教的初中学校中有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瑶族四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处在农村大山深处,汉语接触的较少,说的不流畅,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初中阶段任然不会讲汉语,因此在学校中各民族交流得较少甚至不愿意交流,出现小团体主义,学校周边附近四大寨彝族学生在有着地理位置的优越感不愿意跟其他民族学生交流,哈尼族学生人数众多是学校的主流,瑶族学生距离学校较远,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较多,学生从小就缺乏家庭教育,以至于他们不愿读书甚至私自跑去县城;拉祜族学生较少并且教育也不多,在学校会出现自卑感。

首先,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在维系民族内部的团结协作,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护民族间的团结合作,促进民族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民族团结方面必须要做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维护美民族团结。

其次,打破陈规旧习,对于那些落后的、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民族和社会进步的风俗习惯,毫无疑问要进行改革,扫除那些不良生活习惯、陈旧的思想观念、因循保守的习惯势力、封建迷信行为。如各民族间禁止通婚,缺乏交流和联系,因此,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改革风俗习惯中的落后的习俗,以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团结。

最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让学生明白,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继续贯彻和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打造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2]《班主任工作新思维新方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论彩礼问题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