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2018-10-21张金华
张金华
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有助于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彈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间
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好留出弹性的学习空间,促进有效生成。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即强调生成空间。弹性预设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多种渠道,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拓展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为课堂实施留下足够的弹性时空,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余地。我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预设了两个问题:1、请你在阅读课文后,当一回“体育节目主持人”,向大家介绍田忌赛马第二场的经过。2、读了课文,你想对孙膑、田忌、齐威王各说些什么,谈一谈。
这样的设计,意在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学生的即时生成性问题。课堂上同学们果然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有的同学认为齐威王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样“骄傲自满”,他要为齐威王“平反”,于是就延伸到搜集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其他故事,了解“他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延伸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等这样一些更具综合性的问题。这样的一堂课上下来,可谓精彩纷呈,学生的思考深度、思辨能力超过了我的预期。
二、调节预设,呵护生成情境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生成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再好的预设与课堂实施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当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乃至放弃教学预设,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如我教学《落叶》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动物们发现落叶的动作后,又让孩子们讲讲小动物们会怎么想,怎么说,以此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不知是他们有点疲倦了,还是我提的这个问题不合他们的口味,孩子们兴趣不高。眼看着教学气氛跌入低谷,我就根据学情改变方案,要求他们给课文插图配上小动物想的,说的,并提示这些小动物都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这一下,大家兴趣骤增,于是,他们的笔下流淌出了许多小动物们人性化的语言——“我有新房子了,我要请妈妈一起来住!”“真舒服呀,要是躺在床上边看电视边吃羊肉串就更美了!”“多幸福呀,以后泡澡请客就不用花心思了。”“终于可以过河了,我要去周游世界!”“真好啊!我可以挡风雨了,不知其他伙伴找到了没有?”特别喜欢画画的谷朴小朋友,还给树叶画上脸,在叶子旁边添上风、真是各具特色、个性张扬。当我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作品展示出来时,学生们都情不自禁的有感情地朗读起来,此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才能真正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三、有效预设,激发课堂生成
俗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必定就有预设的一面。教师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这样进入课堂后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
1.预设教学中的“主问题”,促进生成资源
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先导性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研究教材,提炼出指导教学进程的问题的预设。这种问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如意算盘”,它能促使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也可能达到非常好的课堂效果。但它仅仅是预设,仅仅是一幅蓝图,如果课堂环境有变应该及时调整课堂进程的方向和策略。课堂预设非常重要却不是必须执行的,应视为生成的源泉之一。
2.预设学生的“已知”,挖掘生成资源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的时候,就应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估计学生在阅读时可能掌握的知识和内容,以及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确定教师的预设。
3.预设学生的“未知”,捕捉生成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篇文章,学生读后可能知道了什么,又有哪些是不知道的,应充分了解,做好充分的估计。课堂上,有时学生的质疑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由于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预设中充分的考虑了学生,因此,教师掌控课堂游刃有余。同样,教师适时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也使课堂精彩纷呈。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从容不迫,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和未曾料想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深入,使学生的探究不断加深,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不断丰富。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事实情况,因事利导,创设、提供平等和谐式的“生成”的情境与空间,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引向高潮。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和谐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