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10-21韦湘幸
韦湘幸
一、寓教于乐
(一)精心把握每个“第一次”
学生对初次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让人难以忘怀。教师善于利用“第一次”,会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想一想,语文教师第一次上课,就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大家翻开课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给孩子们的印象是多么的平淡,他们的反应肯定很冷漠。而换一种方式,老师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或做一个文字游戏,这样的效果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感受到语文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学习语文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快乐的事情。当学生开口说一个刚学会的字,第一次用一个好词语来说话,第一次和小朋友表演对话,第一次写出一段生动的话,第一次……这些新奇、喜悦、自豪、快乐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数个培养兴趣的机会会随着这一个个“第一次”悄然而至,老师要及时地给予他们赞赏、肯定。
(二)巧妙设计每节语文活动
1.巧设情景
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讲解语文知识,使语文教学趣味化、形象化,能促进理解、记忆所学语文知识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物巧设情景。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知识拓展时有了具体的东西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这样整节课也就有血有肉了。(2)生活景观情景。教师可结合贴近有关日常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 “答记者问”等活动。
2.巧排座位
任何一种一成不变的方法,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活动中适当地给学生的座位换种排法,使学生犹如处于一个新的环境,提起他们的兴奋情绪,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如在上讲故事课或口语交际课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排成圆形,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情施教
(一)教师以积极的情感鼓舞、感染学生
教学本身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做人,这需要老师不断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发展。而很多研究表明,学生首先是接受了教师,然后才接受他的要求,而快乐的老师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形成相互接纳、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安全感。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遇到问题就敢于跟老师交流,使课堂能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相反,教师在整节课中总是愁眉若脸或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课堂肯定是死气沉沉的。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微笑”是贯穿始终的表情,通常我面带微笑环视教室走进课堂,随着一声“同学们好”或轻松的谈话或一起唱歌,开始了教学活动。
(二)教师以丰富的身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情感注意
有了融洽的气氛,再配上恰当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更是锦上添花。我常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自然地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在教“哭、笑、喜、怒、忧”等汉字时,我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有时在课堂活动中也难免有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我则用严厉的眼神提醒他,或不动声色地走到他的身旁,朝他轻轻摇摇头,这样既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又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默契,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教师应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往往在課文中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些活动中也总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也可趁机加入到活动中去,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认识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还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增加对课文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明辨真善美丑是非的情感。在有主题、有情感的训练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情感交融
(一)施爱于细微之处
学生对教师举动的观察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他们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更多更大量的交往是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中。如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回答了问题,老师可用手摸一摸他的头或轻轻地拍他的肩膀加以赞赏;若是学生回答不好,老师可以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说:“没关系,你再想一想,想好了再告诉大家。”等做法,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二)施爱于批评之时
首先,要使批评依然充溢情和爱。批评本身已经带给学生一定的刺激,如果再加上一丝挖苦和讥笑,会“雪上加霜”,因此批评时应以鼓励、正面引导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热情和温暖。其次,要把握批评时机。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并不总是以及时批评教育为宜,应把握批评时间和场合上的艺术问题,把握得好,不仅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最后,要注意批评的形式。批评只要是有利于以情动人的一切方式都可灵活运用,甚至只是一道责备的目光,一种惋惜的语气,也能引起批评的效果。
(三)施爱于教学之余
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教学活动中,课余生活中所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往往有力地促进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交谈”是我所用的一个主要方式,谈兴趣爱好,谈家人,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加入他们的课外活动,如打球啦,玩游戏啦等等。此外,我还把课堂中一些内容带到课外,和学生一起交流。这些都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拓展了所学范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情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和润滑剂,情感是打动学生心灵的秘诀,是打开学生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贵情深”,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能注重情感教育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学生往往因喜欢你而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定会收到预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