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武术在校园开展的实践与研究
2018-10-21刘岩
刘岩
一、课上精讲教材,分层教学
1.武德教育
七至九年级武术教学内容基本分为三部分:基本功、实用拳法基本打法和攻防破解、套路基本技法。学生通过三个部分能够基本了解武术的三大体系。首先,武术重视武德教育和武德修养,武德中讲“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礼先习德”在教学中,我用武术礼仪贯穿始终,通过传授武术技艺、师生共同提高武德修养和创造好的武德环境等方法来贯彻每一节课。
2.课的准备部分
以打法和套路相结合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攻防技击含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发挥武术的健身防身功效,又能起到表演展示功能。课堂中的准备部分形式多样,有自编的搏击操,自编操中将武术搏击中的基本拳法:直、摆、勾拳;基本步法:滑步、跳换步;腿法中的正蹬腿、侧踹腿等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武術的搏击状态中。
还有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创编武术健身操的《英雄少年》《功夫青春》其武术操的内容融合了武术套路中的基本技法,有基本的手、眼、身、法、步;形、神、气、力、攻。简单易学,并配有动感强烈的音乐口令的节奏。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习武者该有的精神面貌。
另外还有武术的基本功的练习,正踢腿、侧踢腿、弹腿、蹬腿、弓步推掌、马步冲拳、扑步穿掌等等,学好武术的基础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基本功是我每节课都离不开的最基本的内容。
3.基本部分的教材内容
基本部分的教学主要有教材中套路的学习(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等)和实用拳法基本打法和攻防破解(攻防技击、散打搏击、及擒拿格斗摔法等)进行综合性的学与练。,有规定套路,有综合格斗,一节课的最后再有养生功法的调节,武术的三个部分是相通的又是不同的,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三大块足以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完善了武术的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达到“需要”学习武术。而不是单纯的“喜欢”学习武术。
4.基本部分的素质练习
素质练习部分形式也是多样的,需要习武者有一定的耐力、力量素质为基础,灵敏协调的身体应变能力为保障,所以单一的体能素质练习效果不佳,素质练习方法多变,绳梯练习对协调灵敏这一方面有一定的功效。另外,我个人认为还要保证学生核心力量的加强。核心力量、协调灵敏性都有了保证,练习起武术来也就不难了。
5.结束部分的放松环节
放松部分充分利用武术中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以及传统太极功法,动静结合、练养相兼,结合音乐循序渐进。逐步的达到调养身心的作用。武术中的养生功法是武术与中医的结合,简单易学且节奏慢,通过动作与呼吸节奏的调节,达到内功与外功相结合的效果,有利于气血运行,所以最后的放松用武术的养生功不仅达到了调养身心的效果,更是将武术中的三大类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武术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二、课下充实训练内容因材施教,提高武术技能
我校于2016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武术社团,每周四、周五的课后一小时时间进行训练。但任何体育项目都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磨练,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周两次的训练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我还会带着学生抽时间、挤时间的练习,不放过任何可利用的课余时间。通过社团练习,我发现教师的激情与带动能力,是完全能够感染到学生习术的热情的。
由于学生的身体条件不同,在保证集体训练项目的同时,依个人身体条件分开教学,力量型的练习刀、棍;协调型的练习枪、剑等。除此之外,每名学生还要学习散打搏击技法,这样因材施教,让学生都有所长。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武术社团的学生也参加了一些赛事,及展示活动并获得到了较理想的成绩。初三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社团中初三的老队员,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中也不会丢掉武术训练,下课也会迅速归队参与训练,并成为我的教学小助手,积极主动的辅导新队员。通过社团训练,使初三学生的体能和基本身体素质都得到了保障,让初三的老队员可以一种积极而又轻松的心态面对体育中考,对中考成绩的提高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期末的学校各项社团展示活动评比中,武术社团的评分名列前茅,学生在展示时,台下的掌声、欢呼声不断。
三、课外培养民族情操,磨炼意志品质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课外的武术实习培训基地的报班训练,由专业的教练员执教,参加更加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急剧下降,并且一些青少年的气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男孩缺乏男子汉气概,女孩柔弱轿气,青少年的追星也变了口味,从八零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变成了当下极具代表性的韩风范的小鲜肉。培养何种气质的青少年是我们国家所需要的,是民族应该传承的。换来说,什么样的运动项目是青少年成长中所需要的?我认为武术运动绝对不会培养出来性格懦弱、胆小、性格偏激的孩子。武术的搏击实战课可以充分的验证这一点,武术中讲“场上是敌人,场下是朋友”学生通过格斗对抗以武会友,切磋技艺。通过武术搏击实战不仅仅是达到防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其拼搏进取的精神,更能够促进学生的性格的养成,朝着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方向发展。有这样的运动项目相伴,我想在其他方面学生也会受益的。
综上所述,武术在校园的普及推广,不仅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武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一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感悟其运动的益处,形成系统、规模式的教学层次,加强武术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学校武术教师及课外武术培训基地教练员的共同努力,改变学生对武术单一的认识,将原汁原味的武术课程带给学生,运用课上、课下、课外多方面的感染学生的民族情怀,从而推动武术运动在校园的普及,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