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生药学比较研究

2018-10-21吴立明程晓卫

乡村科技 2018年31期

吴立明 程晓卫

[摘 要] 通过对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的生药学比较研究,初步评价栽培和野生唐半夏药材质量,可以为唐半夏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采用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定方法,比较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异同,并以唐半夏总生物碱成分为检测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唐半夏栽培品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等方面,与野生品相比无明显差异;栽培品与野生品薄层鉴别主斑点与对照药材一致;栽培品中总生物碱含量与野生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证实了栽培品代替野生品使用的可行性,初步为评价栽培和野生唐半夏药材质量提供了部分生药学理论依据,也为实施唐半夏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唐半夏;野生品;栽培品;生药学

[中图分类号] S567.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1-105-2

唐半夏,是指在河南省唐河县特定的人文、地理、气候等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是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半夏基源。其因个大质优、药效显著而闻名全国,成为国内半夏市场的主要供应来源。鉴于目前唐半夏野生资源短缺,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人工种植成为解决唐半夏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为保证唐半夏栽培品的药材质量,本研究针对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等进行了生药学比较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

1.1.1 药材。唐半夏原植物及药材的栽培品、野生品均采自河南省唐河县境内,经专家鉴定均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ernate (Thunb) Breit]。本研究选取的唐半夏栽培品是以野生唐半夏块茎为繁殖材料,生长年限为1年,于6月中下旬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块茎,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半夏药材对照品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编号:121272-201103)。低溫干燥,粉碎过0.178 mm筛,备用。

1.1.2 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乙醇、乙酸乙酯、10%硫酸乙醇、石油醚、丙酮、甲酸、浓氨水、氯仿、硅胶G、0.3%羧甲基纤维素钠及蒸馏水等,均为分析纯。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值为 6.0)和溴麝香草酚蓝标准溶液均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方法在临用时配制,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BS200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METTLER-AE200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2-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DZKW-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KQ-500TDB超声波清洗机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HZ-C型循环水利用真空泵(荚峪仪器厂),XSZ-148S高清数码显微镜(合肥响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530G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安捷伦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万能粉碎机(北京科伟仪器有限公司)等。

2 方法与结果

2.1 本草考证

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宋《图经本草》云:“二月生苗一茎,顶有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清《植物名实图考》曰:“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两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如蝎尾。”可以看出,古今药用半夏的植物形态和药材特征是一致的,均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ernate(Thunb) Breit]。

南阳市作为半夏主产区发展历史悠久。据汉魏时期《名医别录》记载,半夏“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曰,“槐里”即河南古时南阳境地。《中国道地药材》一书中也认为,半夏“历史上以齐州、湖北所产为地道,近代以河南、山东所产为地道”。可见,近代把河南省确定为半夏的道地产区,且南阳市唐河县一带蕴藏量大、质量最优,商品称“唐半夏”。据南阳市第四次中药材普查结果显示,唐河县野生半夏遍地皆有,人工种植半夏约20 hm2,总产量达45 000 kg。

唐半夏为阔叶型半夏。野生唐半夏株高15~30 cm;叶基生,一年生者为单叶,卵状心形;二三年生者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阔椭圆形,稀有披针形,中间一片较大,长3~10 cm,宽3~5 cm,全缘;叶柄长6~23 cm,下部内侧着生1枚白色珠芽,有的叶端也有1枚;花单性雌雄同株,肉穗花序,花序下部为雌花,贴生于佛焰苞,中部不育,上部为雄花,花序先端延伸呈鼠尾状附属物,伸出佛焰苞外;浆果卵圆形,成熟时红色;块茎多呈类球形,少偏斜,直径1.0—1.8 cm,下部生有多数须根。花期5—7月,果期8—9月。

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植物形态基本相同,但植株较粗壮,高可达33~36 cm,地下块茎较大,形状多呈类球形或略偏斜,少数为扁球形。

2.2 性状鉴别

野生品唐半夏块茎多呈类球形,少数略偏斜,直径1.0~1.8 cm,无或少有侧芽;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底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栽培品唐半夏块茎多呈类球形或略偏斜,少数为扁球形;块茎普遍较大,直径1.0~2.5 cm,大块茎常生有1个以上小侧芽;断面粉性稍弱,其余与野生品相同。唐半夏药材栽培品与野生品性状比较见表1。

可见,唐半夏野生品和栽培品的药材性状相似,均符合药典标准,说明栽培品可以代替野生品使用。但是,栽培品药材也普遍存在着直径较大、大块茎常生小侧芽的差异性。

2.3 显微鑒别

分别取唐半夏栽培品与野生品粉末少许,用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后稀甘油装片,显微镜下观察粉末特征。野生唐半夏药材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2~20 μm,脐点裂缝状、人字状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20~110 μm,螺纹导管直径10~24 μm。栽培品与野生品相比,淀粉粒、黏液细胞、草酸钙针晶相对较少,其余均同。

2.4 理化鉴别

2.4.1 薄层色谱鉴别[1]。取唐半夏野生品、栽培品药材粉末各1 g,分别加乙醇1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0.5 mL,作为供试品药材溶液。另取对照品药材粉末l g,同法制成对照品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药材溶液、对照品药材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冰醋酸(10∶7∶1)为展开剂,展距10 mL,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紫外灯(365 nm)下检视(本试验重复3次)。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暗红颜色的荧光斑点,但斑点大小和颜色深浅略有差异,说明唐半夏野生品和栽培品药材均含有与对照品药材相同的成分。

2.4.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本试验中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线性关系考察等均参照文献[2]中的方法步骤。唐半夏野生品、栽培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可见,唐半夏栽培品和野生品药材均直径在1.0~1.8 cm的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且相同大小范围的野生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均比栽培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3 结语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含生物碱、β-谷甾醇、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生物碱为主要活性成分,有止呕、镇咳、祛痰等作用,并对体外肿瘤细胞的增殖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因此,本研究将半夏总生物碱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和半夏品质的评价指标。研究中出现的相同大小范围的野生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均比栽培唐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选取的栽培品唐半夏生长年限均为1年,而野生品唐半夏生长年限多在1年以上,栽培品总生物碱含量积累不足造成的。另外,在对唐半夏栽培品和野生品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比较研究中发现,栽培品植株普遍较高大粗壮,块茎直径较大,大块茎常生1个以上小侧芽,在今后的人工种植方面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陈洪群,吴立明.唐半夏栽培品总生物碱含量测定[J].国医论坛,2013(4):52-53.

[3]王化东,吴发明.我国半夏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50-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