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分析

2018-10-21刘辉

科学与信息化 2018年32期
关键词:成品油趋势

刘辉

摘 要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的炼油企业逐步加大了成品油的出口规模,呈现出年均5.11%的复合增长率,并且成品油的出口品种结构及目标市场也出现了重大改变,对于缓解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刺激低迷市场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对近年来我国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展开分析,并对未来我国成品油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效益;趋势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成品油消费市场也由过去的快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导致逐步被释放的炼油能力呈现出产能过剩的现状,成品油市场则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成品油出口贸易效益由稳定转变为快速增长,在缓解当下国内供需失衡与产能过剩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已成为目前我国炼油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

1 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效益分析

经过数十年发展,国内炼油产能经历又一轮中高速增长,我国炼油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快速增长,增量主体逐渐由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营炼厂向地方炼厂偏移,截止到2017年,炼油总能力已增长至8.15亿吨/年。整个2017年全国原油加工总量为6.06亿吨,炼油产能过剩高达1.42亿吨,并且行业平均开工率仅有72%,低于全球炼油厂80%的平均开工率。为有效应对目前国内市场成品油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的现状,出口则成为炼油企业的发展之路,下文便对现阶段我国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效益展开分析。

1.1 成品油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净出口达千万吨规模

过去十年,我国成品油出口产量已从856.04万吨增长至4083万吨,且同比增幅为6.91%,逐渐由稳定出口阶段迈向快速增长阶段。在出口快速增长的拉动之下,我国成品油净出口规模同样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便已达到3581万吨。从不同品种角度分析会发现,我国汽油净出口量近年来均维持在500万吨/年以上的规模,同时航空煤油与柴油也由过去的净进口向净出口转变,近年来均维持在300万吨/年以上的规模。此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国际油价呈现断崖式暴跌,但我国成品油出口效益依旧保持稳定,占据我国净出口贸易总值0.5%的比例。

1.2 成品油出口结构发生改变

近十多年来,我国成品油出口市场中汽油所占比例已从59.3%逐渐降低至23.2%,而煤油、柴油的出口占比则由之前的40.7%升至76.8%,尤其是煤油出口已超过50%。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源自于我国成品油消费供需关系的变化[1]。在2008年之前,我国成品油消费市场呈快速供不应求态势与快速增长趋势,甚至屡次出现“柴油荒”,因此彼时成品油出口主要以汽油为主;而2008年之后,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国内汽车保有量上升,柴油则呈现出来供大于求的市场趋势,因此柴油的出口量在近年来不断上升。由此可见,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不仅能调整产品结构,还能应对供大于求时期的发展需求,现已成为炼油企业拓宽销售、发挥富余产能的重要手段。

1.3 中国石化成品油出口市场分布分析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主要面向的国家为新加坡、孟加拉以及菲律宾等等。其中新加坡、孟加拉是中国石化汽柴油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出口至两国的汽油与柴油总量分别为成品油出口总量的36%和19%,而新加坡是典型的成品油市场集散地,成品油运至该国之后便会通过转运、调兑等方式再出口,最终流向东南亚市场。近些年来,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还逐渐拓展了澳大利亚、非洲、欧洲及美洲市场,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出口至澳大利亚的成品油数量达到25.1万吨,出口非洲成品油16万吨,出口欧洲54.2万吨,出口美洲20.8万吨。根据成品油质量来看,出口至东南亚各国的成品油质量标准较低,国内在2017年便全面升级汽柴油质量等级为国V标准,其中硫含量不超过10ppm,而出口至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的汽油硫含量不超过500ppm即可[2]。正因为出口成品油的油品存在不同質量标准,因此炼油企业的生产难度有所提升。

2 我国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发展趋势

2.1 成品油出口常态化

从现阶段我国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依旧会保持较低增速,产能过剩现状仍然不会得到太大改善,加之国家利好政策推进,各地炼油厂的炼油产能进一步被激活,预计2018年全国炼油能力或将超过8.6亿吨/年,民营占比继续扩张 ,产能过剩规模将高达1.5亿吨/年。从这一发展态势来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成品油出口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炼油企业缓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也是迫于现实的必然选择。

2.2 成品油出口市场扩大化

随着我国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稳固东南亚传统市场以外,还需进一步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其中,澳大利亚在近年来便成为我国成品油出口的最大新兴市场,该国年度油品总进口需求超过2800万吨,未来将很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成品油进口国。而基于全国成品油供需格局来看,中东、拉美、北美等地区均为汽油缺口,所以我国炼油企业应当放眼于世界市场,为成品油出口效益的增长去进一步扩大市场。

2.3 成品油出口市场竞争加剧

目前亚太地区炼油工业正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逐渐与北美、西欧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从整体来看,亚太地区成品油产能过剩已成定局,尤其是柴油的供大于求现状最为严重。此外,中东地区炼油项目与原油产地更为靠近,并且其炼油设备更新且规模更大,种种因素无疑会导致今后我国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逐渐放缓,成品油需求增长逐渐乏力,导致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产销差逐渐被拉大,炼油企业库存面临巨大压力。再加上亚太及周边地区大量炼油投产,导致我国成品油出口市场受到不断挤压。为了有效缓解目前油品过剩以及缓解供需失衡问题,做好成品油出口贸易则成了中国炼油企业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效益的分析,对今后成品油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能够为炼油企业在展开成品油出口贸易过程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军, 张丰胜.中国成品油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16,24(8):72-77.

[2] 秦熙.成品油净进口地区供需及流向研究[J].当代石油石化,2017, 25(8):26-30.

猜你喜欢

成品油趋势
成品油二次配送研究
趋势
互联网创业新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数据的集中趋势》测试题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
成品油市场逆转 中国成净出口国
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