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微综艺的制作策略
2018-10-21高文培
高文培
摘要:随着短视频和网络综艺在互联网的火热传播,微综艺结合两者优势,打造精品化的短视频,获得受众的追捧和喜爱。同时,微综艺引起市场资本的关注,得到了大量资金和平台的扶持。《透明人》作为其中的代表,依靠制作策略,从准确定位、结构设计、个性包装等方面,牢牢把握受众心理,使得微综艺成为了又一类大受欢迎的网综新形态。
关键词:微综艺;透明人;制作策略
微综艺,精品化的短视频,目前对于概念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说法。从内容特点来说,时间偏短,控制在6到20分钟左右,具备快节奏、深度社交、话题度高的特征。米未传媒旗下逆溯出品的深度话题访谈微综艺《透明人》,2017年6月27日开播,以探讨社会议题为内容,依靠有效的制作策略,从小分众的传播环境到引起主流群体的关注,广告赞助商的从无到有,形成品牌的影响,成为了互联网环境下微综艺发展的典型代表。
一、微综艺的火热传播现象
随着微综艺投入大量资源、资金以及制作的支持,逐渐从小范围收看的状态进入大众的视线。以《透明人》为例,根据节目官方微博“透明人GlassMan”发布的数据统计,开播9个月的时间,第一期到第五期的视频网络点击播放量达到5.5亿次。单看酷燃视频的播放平台,点击量已超过5500万次,全平台每期平均2400万次。新浪微博6次话题热搜榜,引发微博372万次的网友互动。2017年9月26日,《透明人》获得微博电视影响力盛典“年度优秀微综艺”奖,由此可见,打造微综艺“爆款”逐渐成为网络综艺发展的新途径。
二、微综艺打造“爆款”的制作策略
(一)针对产品环境,进行有效的精准定位
《透明人》在平台选择上,利用新浪微博、QQ空间、秒拍、酷燃等多平台的输出通道,多方位推动节目的传播。同时,姜思达自身在《奇葩说》积攒的话题效应,以及团队在一开始创设节目设定的“透明人”概念,将自身作为社会生活中无形存在的观察者,秉承着“不干涉、不影响、不武断”的采访思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表达自由与观点的融合,构成了吸引受众观看的兴趣点。简而言之,客观的真实不同于其它综艺节目的套路化表达。
(二)注重結构设计,凸显“内容为王”的优势
《透明人》从第一期的开播,统筹了整体的布局,以单元制的形式播出。从第一单元的“娱乐生活”,到第五单元的“名利场”,每单元以六期为一整单元。每期话题,都会选择社会关注度高,有典型代表的事件。从内容选取的角度来看,微综艺和短视频相比,更注重内容为王的打造。
(三)个性化的后期包装,打造“潮文化”符号
微综艺最突出表现的内容,体现在后期的包装风格。相比短视频整体简陋,水平参差不齐的包装,微综艺以个性化的包装吸引了一批年轻受众,并对此追捧和模仿。以视觉冲击强烈的画面,进行拼接、打乱、覆盖,加上文字的重合,符合主流年轻受众的潮流。从镜头语言来说,微综艺注重情绪的表达并放大感染效果。以短时间、快节奏剪切的风格,适应年轻受众的阅读有效时间,即快餐式消化习惯。
三、微综艺制作的发展启示
(一)注重信息集中化
传统综艺时间较长,板块设计丰富,信息过多导致受众没有把握到深度的思维内容,也容易造成间接性的记忆缺失。微综艺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利用高密度的内容把重点阐述给受众,减少了信息的干扰,集中了受众的注意力。常规的微综艺有单独的内容生产渠道,而传统综艺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的集中和缩减,形成一系列的子节目,弥补了受众的信息缺失。
(二)表达形式多元化
微综艺时间较短,对于画面语言的运用,相比传统综艺会更花心思。首先,形式上和内容上需要吸引到受众,增加画面的信息表达和趣味点的挖掘。《透明人》每期节目,随着不同主题播放片头宣传,添加采访同期声和采访画面的编排,渲染了每期内容的话题效应,营造了直观的观看环境。其次,传统综艺对于画面语言的控制,除了常见的字幕特效,会大量运用后期特效来增强内容本身的信息,包括情绪的烘托。而透明人依靠对镜头的运用,将拉近特写、重点集中的方式给受众带来真实感,个性化的内容输出,保障了微综艺在市场里的竞争性。
四、结语
微综艺作为精品化的短视频,衍生的新网综形态,在互联网竞争中,依靠自身的制作策略,成为了市场制作视频的新渠道。首先,针对传统综艺节目时长过长,短视频内容粗糙的问题,微综艺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填补了受众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习惯。其次,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平台扶持,利用互联网的环境特性推广和发展,使得微综艺越来越精品化。而且,微综艺的产品形态符合年轻人的趣味文化,多方位的优势把微综艺推向了主流市场。目前,微综艺处于媒介融合和节目形态融合的阶段,怎样更好利用制作策略和传播平台,成为微综艺发展过程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在快餐文化泛滥的阶段,才能抓住受众的观看心理,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丹.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阅读研究[D].辽宁大学,2016.
[2]刘溪涵.网络综艺节目的特征及形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李梦楠.MCN模式在中国短视频行业内的兴起[J].新媒体研究,2017,3 (20):51-52.
[4]赵昱,王勇泽.短视频的传播现状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2015,32 (0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