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认识
2018-10-21傅成婕
傅成婕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丑的方方面面,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一般不愿意去接受,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对丑与美之间的关系要从新的角度去认识。丑最后将会被当做是一个新宠儿而体现出它自身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艺术作品;丑与美;价值
丑与美从其根本上来比较,显得非常不和谐,其具有以下一些特性,诸如,具备紊乱性、嘈杂性、畸形、邪恶等。它和美之间是对立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当做,我们的审美对象一般不能依据丑来决定,人们从心理上抗拒丑的存在,以及从情感上不愿意看到它的存在,从而它不存在于审美视野之内。
美与丑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比较典型的话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老子还将美从相对性方面进行入手进行分析了美与丑的关系,其指出美与丑之间其实不是截然相对的。
庄子指出“应时而变”作为美与不美的特性,其中他写过的句子有:“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本质上而言,他们之间没有区别。另外,庄子作为首个谈到了丑的问题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把丑中之美揭示出来,他认为人能够忘掉其形体上的丑陋在人格精神上,所以,强烈的精神之美蕴藏在丑怪形象中。对于庄子来说,他主要关注的是形体美方面的内容,不过也对于精神方面的美表现出关注。
“任何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均与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与发展。”达.芬奇认为美与丑作为一对对照体而存在。苏瓦尔作为德国第一个提到美与丑的关系,即丑作为美的一个背景,基于此,美的光辉越来越强。”
文学表现的对象包括两种,即美和丑,因艺术的兼容性比较显著,它最真切地关照与美化了自然美和现实美的同时透视剥露了生活丑的东西,以及对现实中的丑进行审美转化,所以,在分析艺术美时,我们要把现实中的美好事物与丑恶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进行思考。由于生活中的丑的现象最后都可以转变,成为一种艺术美,这同艺术创作的特点有着联系。有不少的艺术家,他们都可以认同下面的几个方面,一是生活丑的本质;二是基于丑的背后,它所包含的社会含义方面。这样,他们能够真实地展示出丑的一面,使其规律性的“真”得以体现,同时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在艺术殿堂中,能够更加肯定了美即从反方面,且把合目的性的“善”体现出来。生活丑构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上[1]。所以,当艺术意境中引入了生活丑,使其审美意义得以表现。这是一种否定其自身实存在的美,即以其艺术性的存在为依据进行比较,基于此,人们对其形成一种审美之感,以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欧米哀尔》为例,其中,欧米哀尔作为一名妓女,她非常漂亮,等到她年纪大的时候,她过于注重外表使其心理受到摧残。其中这样描写到:欧米哀尔弯腰踞坐着,没有力气地低头看着,回想以前自己的乳房如何饱满、如何灵巧,自己的腹部如何富有弹性。此时的她看到自己的身体布满皱纹且很僵硬,四肢变得不再灵活,自己也越来越衰老。我们第一眼看到的雕像是关于一个老妇的,但是它被作为一件艺术作品让我们欣赏,因其包含美的意义。一般人所说的“丑”在自然中,往往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的东西,侏儒赛巴斯提恩生活在委拉斯贵支画菲力浦四世,他是一位残废者,但是他为了生存而出卖自己的尊严,最终以一个玩物的角色生活在世上,他属于一个畸形的人,他的内心越苦,越能够把艺术家的作品的美显示出来,而米勒与其不同,他作为一个农夫的角色在故事中,他如同一头受伤的牲口一样呆钝着,且扶着锹柄而慢慢地喘息,从他的脸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时他的心理表现,即任凭“命运”的安排,他就像噩梦中的一个人,但是他具有象征意义。当现实中,丑的本质范畴出现改变的时候,在艺术作品当中,那么它的现实性便会变得很弱化,与此同时,艺术性变得很强。在作品中的形象和现实中的丑的事物或者是人物之间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情况,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创造主体当中,这种精神因素涉及到认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评价方面,最后變成一个非常经典的形象。它可以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也就是说,从反面也是形象方面的真理体现,也就是艺术美。同时深刻剖析与否定丑的意义,换句话说,也就是确定了美的存在性。还有委拉斯贵支的《赛巴斯提恩—莫拉》、米勒的《扶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鸟图》等都不例外,使其美与丑的存在得以充分表现。丑的意义与价值成功之作不仅仅体现在美术史上,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文学作品中。以沈从文的《丈夫》为例来看,其中是这样描述的,有一个妇人来到城市干活,把挣得钱送给家中种田的丈夫,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活着,这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生活是比较正常的事情。”这描述了乡下人迫于生计的社会现状。基于通过艺术来体现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一些假丑恶的现象,人的审美范围和对象也将会扩大。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于丑和美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丑最终逐渐作为一个宠儿所能体现出意义与价值在艺术作品之中[3]。基于刻画与描写丑的现象,更好地衬托美的存在,更加突出美,使我们通过阅读或欣赏生活丑的本质在艺术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则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最黑暗的一面,使得我们更加体会到关于人生的一些哲理,今后的生活当中,可以以此作为借鉴,更好地去面对。
参考文献:
[1]郑惊涛.试析艺术作品的呈现与批评关系——评《谁操纵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6 (06).
[2]朱逸凡.艺术作品中的“过度解读”[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01).
[3]陈思学.自我存在的证据——关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关系的解读[J].美术观察,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