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教育类编辑的角色探析

2018-10-21周青珠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转型期

周青珠

摘要: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民众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在供给侧改革、出版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传统的教育类图书编辑必须要顺应社会的需求,深入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教育产品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关键词:转型期;教育类编辑;角色探析

互联网+大数据正在加速重构出版业的格局、模式和生态,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进入,并已经在出版发行、数字阅读、数据加工等领域开展应用,愈发倒逼出版业自身进行供给侧改革。于是从图书策划、出版端入手,优化要素配置,调整出版物内容、载体、传播渠道,激发出版创新活力已成当务之急。相应的教育类编辑所属的角色也必须迎来自己的转型期。

一、对当下数字化教育形式的简要分析

读者的需求就是出版社发展的目标。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用户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出版界的高频词,由此催生了一批新领域、新形态。比如,继电子书之后有声书市场站上新的风口,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电商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的简便性需求,使很多学习软件应运而生,例如作业帮、小猿搜题、k12教育等。因为中小学试题简单,题型和知识点较为固定,知识延展领域有限,再加上家长工作繁忙、知识陈旧,不便于辅导孩子等原因,使这些软件在中小学的运用尤为广泛。这些便利的智能软件的出现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教育形式也更多元化、数字化。传统的教材也在这些软件的对比之下显得更为繁重和复杂了,在这种现状的影响之下,对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了,随之对教材的要求也更高了[1]。这就要求对市场进行细分,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当前出版的教材教辅为例,纸质文本中,不光要提供翔实准确的知识,更多地也要从满足广大师生的学习体验出发,提供“案例导读”“知识链接”“微课”等多样化学习路径;市场型图书则应以读书会、微信群等方式,注重读者体验交流,增加社群和互动性,在服务增值和价值链延伸等多维度上进行拓展。

二、简要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出版社是长久以来学校的合作对象,在之前的合作中,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教育类编辑本身都已经累计了非常多的经验,并且拥有一个严密的体系结构。对于教育的重点知识,各个章节的知识分析,以及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都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2]。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更加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要求严格控制青少年的近视率,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对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极其严格。再加上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以纸质图书为主的教学、学习模式仍然不可改变。这对出版社来说渠道与内容仍具有优势,教育类编辑也依然有可发挥和进步的空间。

(二)不足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拥有雄厚资本的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使传统出版社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教育类编辑也随之受到了影响。传统的出版社具有非常烦琐的生产链,也有着相对较长的出版周期,书本的印刷工程量也非常大,而且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下,印刷企业的生产也受到影响。而教材、教辅等图书产品对时效性的要求又非常高,所以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教育类编辑都要进行工作手段的创新。尤其是教育类编辑更要运用新的数字技术手段,使教育类图书产品满足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对教育类编辑的进修成长的探讨

教材形式的改变也意味着教育类编辑的转型。对教材不断提高的要求都是对教育类编辑的挑战。在现在的出版社中,编辑工作面对的内容也更为复杂。教育类编辑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自身的学习。例如:教育类编辑要认真参加每年的继续教育,利用专业课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利用公需课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育类编辑要初步掌握小视频录制与剪辑、图片优化、微信交流以及VR、AR、MR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新技术更好地实现传统出版与现代化教学的对接。总之,教育类编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多学习、快成长,提供更优的教育教学类产品,细化服务,抓住转型期的机遇,让自己逐步转型为产品经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拥有自己的一方天空。

四、精准匹配服务

编辑应作为系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让读者能及时反馈给作者书本的体验,作者也能及时了解书本的情况,在下一步的产品策划中有意识地工作,做好精准的匹配服务。新型的教育类编辑应该时刻关注产业发展的动向,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读者的最好体验作为奋斗的目标。在新型的出版社中,精准匹配服务是教育类编辑所面临的又一挑战,要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实现精准匹配服务的灵活运用。

五、结束语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版社要想实现长久的发展,转型是必然之路。无论是转型期的挑战还是机遇,教育类编辑都要始终顺应时代的发展,坚持读者的阅读体验,坚定市场的需求关系,运用熟练的技术灵活处理各种类型的出版问题,在行业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獻:

[1]何琳.转型期教育类出版社编辑的角色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8 (2).

[2]梁燕飞.新媒体时代编辑角色转型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v.7;No.92 (8):251-251.

猜你喜欢

转型期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期中文教材研发出版的思考
论社会转型期的穆勒逻辑观
浅谈煤炭建设企业转型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双鸭山市转型时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转型期完善公共危机管理路径浅析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转型期家庭伦理剧中婚姻观的探究
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与成因浅论
转型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