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科“小老师”激活信息“大课堂”
2018-10-21司宁
司宁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差距较大。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所有学生的知识需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呢?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我采取了以“分组教学”为基础的“小老师”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成效。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合理分组并灵活选择“小老师”
(一)划分小组,明确小老师职责
根据微机室座位的排列特点,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6-8名学生最为适宜。在安排座位时,要确保每个小组有一位学生是电脑高手,让他来担任小组长兼“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小老师”不仅负责课堂纪律的维护,还要监督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行为(是否在做无关操作),更要负责组内成员计算机操作的指导。
(二)根据课堂实际,灵活选择“小老师”
“小老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表现,灵活确定“小老师”。“小老师”的人选应该是动态的,每节课,每个任务都会涌现出不同的“小老师”。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听讲,细心操作,也许下一个“小老师”就是自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在演示和指導中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一是通过让“小老师”演示并讲解自己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帮助并引导其他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让学生感到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去看、去听,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对不会操作的同学进行面对面指导。“小老师”在辅导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愿望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一)“小老师”深入“群众”,有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维护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但当老师忙于讲课,或者正在辅导学生时,对个别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往往关注不到。有的学生更是借着“显示器”的掩护,玩得不亦乐乎。而“小老师”就在学生的身边,能够及时发现违纪的苗头,这时如果“小老师”给予适时提醒和规劝,就可以把课堂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解放了老师,提高了课堂效率
试想一下,一节课,单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很难对学生做逐个辅导,一节课顶多也就辅导六、七个学生吧。如果由信息技术“小老师”辅导,六个“小老师”最少也可以辅导三十个学生,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好几倍。只要我们老师组织得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老师是完全可以胜任辅导工作的。
“小老师”一对一的辅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些学生提出的小问题,他就会帮你巡视指导。你就不会被学生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而忙得焦得烂额。例如在教学Excel公式计算时,有的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总会出现诸如忘输“=”号,或者单元格地址引用出错等问题,这时,就可以每组安排1-2名“小老师”去巡视辅导,只见他们一个个有模有样,或积极引导或耐心讲解,直到他的“学生们”学会,才转去辅导下一个。这样,既解放了老师,让老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一些在操作中常见的问题由“小老师”进行辅导,不仅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又增加了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
(三)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畏师”心理,实现全面提高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练习操作时,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坐在那发呆,手握着鼠标不知何去何从,但却从不举手让老师来帮助指导。究其原因,我想这部分学生可能是“畏师”心理在作怪。而“小老师”的启用,让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学生之间接触容易,语言又贴近,更能沟通,因此“小老师”起到了“大老师”所不具备的作用。
(四)培养了“小老师”的自信,引领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信息技术课的“小老师”,在语数领域很可能是一个弱者。但这些“小老师”在信息技术课上作用的发挥,极大地培养了其学习成功感。学习成功感能够使学生获得自信,引领学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七1班的余欣洋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数学、英语还经常不及格,在主科老师眼里,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发现他在电脑小报制作上很有创意,电脑的操作也很熟练。于是选中他担任“小老师”,给同学们指导并展示他的作品,开始时学生们流露出惊讶、不信任的神情。不过,在后来的课堂表现中,余欣洋同学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信息技术的实力,同学们都乐意接受他的帮助。余欣洋在信息技术课堂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器重,也感受到了同学尊重的快乐,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更为可喜的是他的主科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因其自身的特点,在“小老师”的培养上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能忽视“小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这需要我们去发掘学生中的“小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讲台上更多的时间变成学生的舞台。
总之,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精神的培养,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渗透在各种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进师生间的团结合作。“小老师”使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实现了向课堂要成效的目标。这一教学策略不但锻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技术学科“小老师”,而且“大老师”与“小老师”的互助合作,让师生气氛不仅和谐融洽,更提高了课堂辅导的广度和深度,关注到全班每一个学生,有效激活了信息技术课堂。
当你看见讲台上和穿梭在学生中认真辅导的“小老师”时,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职业精神”多么令人尊敬。 信息技术课堂“小老师”的表现着实让我惊叹,他们使我更加有信心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会在信息技术这块广袤的沃土上继续耕耘,相信它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