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8-10-21贾志华
贾志华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选择混凝土混合料,并准确掌握混凝土在浇筑振捣以及后期的养护修补等各个工序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全面提高施工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管理监督,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的概率,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强度、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我国房屋建筑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筑工程取得发展的重要体现。与传统砖石技术相比,混凝土浇筑技术结构稳固、使用年限较长,能够保障建筑及国民财产的安全,是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主导技术之一。尤其在建筑产业快速发展,建筑群落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混凝土浇筑技术能够有效推动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由于混凝土需要多种材料基于一定的配制比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形成,因此,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的作业规程以及技术规范性文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及使用年限要求。如果施工人员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规范自身的操作规程以及技术规则,极易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诱发安全事故。混凝土浇筑技术含有分段分层技术、分层技术等,不同技术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也不同。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2.1检查与准备材料
通常来讲,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将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务必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查与准备工作,务必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核验。譬如沙石、水泥等材料的核验工作,需要根据材料的具体类别、等级、合格情况、性能以及生产日期等情况有所了解。其中在材料的检验过程中,运用抽样检查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安全地检查待检材料,满足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此外,施工人员在明确建筑材料的规格与品种外,应对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核对工作,以确保材料的数量、类别与设计图纸的要求相符,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的规格具有严格的要求,规格较大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规格较小又难以满足建筑的整体强度的要求。所以,核验混凝土规格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基础,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
2.2制作混凝土过程
在混凝土检车工作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施工需求,并展开相应的混凝土配制工作。其中制作混凝土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与相关的国家标准,对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外加剂、水以及沙石的数量进行控制,并掌握好各种添加材料的顺序,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搅拌与配置混凝土中,施工人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举措,控制搅拌时间,并在配制后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工作。其中,粉煤与沙石质量、成分组成、搅拌均匀程度以及材料比例等都是成品检验的主要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检验的实际误差小于6%。如果超过6%,施工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成品进行重新调整,或加入沙石、或水泥,以此缩减误差率,为后续的施工作业奠定基础。
2.3钢筋绑扎技术的应用
钢筋绑扎是指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前,将计算好的几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工序。钢筋绑扎过程中需要分清竖向受力筋、套柱箍筋等承担不同责任的钢筋,根据施工设计和工程需求进行绑扎,搭接长度内的帮口不少于3个,以保证钢筋绑扎的质量,保证整体结构上的稳定。通常来讲,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钢筋绑扎就能够体现出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承重柱、承重墙、楼板等都需要钢筋的绑扎来提高稳定性和坚固程度,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重视对钢筋绑扎技术的应用,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
2.4浇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应用
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基础底板、墙体和楼梯以及顶板部分的施工中。在浇筑时,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浇筑的方法,一般比较常用的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等浇筑方法。在浇筑建筑基础底板结构时,要将浇筑高度控制在约40cm。同时由于基础底板通常厚度较大,需要进行大量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因此在浇筑时应保证作业的连续性,并严格控制浇筑温度,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出现明显变化而导致拉应力的产生,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在对建筑工程的顶板部分进行浇筑时,应合理控制虚铺厚度。采用分层浇筑方式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间隔时间,以保证两层之间结合的紧密度。完成浇筑施工后,应用抹子等工具进行找平。如果在浇筑混凝土时有施工缝出现时,施工人员应根据裂缝程度不同采用相应的處理方式。在对比较细小的裂缝进行处理时,可首先采用环氧浆液来进行充填修补。而对较大的裂缝则应首先将裂缝位置凿除,并形成八字凹槽,然后在进行修补后再用环氧浆液进行充填。此外还应准确判断裂缝类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5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开展有效振捣施工,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首先,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期间,施工单位要灵活地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并采取垂直振捣施工方式,确保混凝土振捣之后的表面保持良好平整度与坚实性。如果采取斜向振捣方式,那么混凝土表层与振捣棒之间的夹角适宜控制在40°~50°,同时要确保振捣点位设置的全面性与均匀性,避免出现漏振问题。其次,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与模板设置的实际情况,如结合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等,科学地确定振捣设备的移动间距,避免因为过大移动间距而影响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比如,在遇到轻骨料类型的混凝土时,为了确保振捣施工质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要控制在有效振捣半径的1/2范围之内。最后,在振捣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以表层混凝土不再下沉或不在冒泡为主,力求全面确保振捣施工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对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得到理想的建筑质量,需要重视混凝土这一环节的施工。作为最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同样不可忽视。在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时,要注意其相关特性,严格把控材料的比例。在混凝土浇筑的后期养护中,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混凝土的使用技术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质量优劣,并影响着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要重视土木工程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本文提到的关键点,以保障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会兵.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9):43.
[2] 张一龙.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7(6):185-186.
[3] 郭俊威.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江西建材,2017(6):187-188.
[4] 万建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9(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