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2018-10-21汤连云
汤连云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基础,教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如何樹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品德与社会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意味着教师要重视学生教学的生活化。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生活情境的创设、生活现象的捕捉以及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进行实践,并通过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的实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而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加深对人与物及社会的正确认识。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情感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除了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充满互动的学习环境外,还应当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进而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付诸行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把课堂教学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生活背景相结合,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例如,在教学《拉拉手,交朋友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我通过生活情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消除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使其与新同学建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动画片:一群小朋友第一天来到学校,他们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并且通过拍拍手、拉拉钩成了新朋友。然后,我趁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 ,成为新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认识一下吧!”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营造,能够消除学生胆怯、不敢与人交流的心理,再通过接下来的“画一画、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更使他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这种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加强了与外界的进一步交流。
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
除了生活情境的创设,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还应当注重生活现象的捕捉。通过关注学生周边发生的生活事例,让他们进行谈论分析,进而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强烈欲望。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自身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进而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灵体会,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探讨,从中感悟道理。
例如,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以及让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和习惯。我通过观察到的“个别学生随意践踏花草,还有个别学生看到花儿开得很漂亮,便把它折下来带到教室”这类不文明现象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将这种现象带到课堂来引发学生讨论。学生们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践踏草坪,羞愧地低下了头;还有的学生通过展示自己保护环境的小事件,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可见,以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身边的事例来打动学生的心,适时捕捉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能增强他们对道德认识的切身体会,进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走进生活天地认识社会
除了课上的学习,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即要将教学空间延伸到学校和课堂之外,通过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获得经验,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参加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争取使学生在每一次的社会实践中加深自身社会感悟,从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 》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亲自去了解、熟悉岙底、藤桥及泽雅周边的风景名胜、特产,进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还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通过询问长辈及邻居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传说故事以及特产,并在调查中收集一些资料如照片、旅游方案等,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亲身体验,亲近家乡,获得认识。之后,再在课堂组织学生整理资料、交流讨论,展示在调查中发现的家乡之美,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结语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将自己的教学活动生活化,因为生活是教育的载体,脱离了生活,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都是空谈;脱离了生活,学生品德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进而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