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伊氏锥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治
2018-10-21贺丰
贺丰
摘要:肉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于牛等大型家畜的血液及造血器官中寄生有伊氏锥虫而导致的一种原虫病。多种带虫动物都可作为该病的传染源,往往呈现地方性流行,且通常发生于7~9月。只要牛群出现发病,就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且容易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应加强检疫,并采取有效防治。
关键词:肉牛;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107-01
1 流行病学
伊氏锥虫为锥虫科锥虫亚属,具有非常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在干燥、直射阳光的情况下即可快速死亡,且各种消毒药液也能够使虫体立即崩解,在温度为50℃的常水中会于5 min内发生死亡。寄生在动物体内的虫体适应能力较强,其潜伏于牛体内器官的初期就能够快速适应内部环境,同时还可使虫体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在潜伏期将虫体扼杀。进入发病中后期,虫体会快速繁殖,此时使用常规药物也已经很难彻底杀死虫体,且有部分死亡的虫体又非常难被直接分解而排到体外。另外,虫体死亡后会产生很多的有毒物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机体造血红细胞,进而使组织红细胞被破坏,最终造成牛出现病症。
牛、水牛、骡、马、骆驼以及犬等动物容易感染该病,虫体主要在血液、造血器官以及淋巴液等中寄生。虫体通过渗透作用直接夺取宿主营养,并采取纵分裂方式繁殖。分裂开始于动基体的生毛体,即鞭毛先发生分裂,接着细胞核发生分裂,促使虫体逐步向前向后裂开,最后变成两个完全独立的虫体。虫体通过虱蝇、螫蝇、虻等吸血昆虫进行机械传播,即吸血昆虫先是叮咬病牛而带虫,接着叮咬健康牛时传播虫体。因此该病的发生和传播会随着吸血昆虫活动的旺盛程度发生变化,即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6~10月发生,在7~9月达到发病高峰。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通常是肥壮牛发生,往往突然持续发病,病牛体温升高超过41℃,呈现弛张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贫血,黄疸,流泪,双眼无神,体力急剧变差,呼吸加速,心悸亢进,甚至只能够卧地不起,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在2~4天后发生死亡。部分牛会突然倒地,体温超过40℃,口吐白沫,眼球突出,呼吸急促,心律不齐,往往在几小时内发生死亡。
慢性型。病牛体温也能够升高至40~41℃,但呈现不定型的间歇热,在体温升高阶段会伴有结膜炎,可见瞬膜和結膜时隐时现地显示出血点、出血斑或者白色水疱,部分存在白色的黏性眼分泌物;机体日渐消瘦,精神沉郁、倦怠,缺乏营养,被毛稀疏、粗乱、失去光泽、脱落或者易于拔出,肌肉萎缩,显露骨骼;皮肤发生干裂且弹性消失,甚至出现龟裂,有血色或者黄色液体流出,部分皮肤肌肉会存在坏死斑,耳、尾部干枯坏死,部分或者整个脱落,有时牛角和蹄匣也发生脱落。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最终由于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
3 剖检变化
急性型。剖检可见病死牛脾脏发生实质性炎症,明显肿大,存在出血点。肝脏、肾脏也发生肿大。肠黏膜出现发炎。胃黏膜存在出血点,易于剥离。膀胱黏膜存在出血斑点。脑和脊髓偶尔也存在出血现象。
慢性型。剖检发现病死牛尸体消瘦,血液稀薄。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胸前、腹下等处存在皮下水肿,皮下结缔组织出现胶样浸润、黄染。浆液腔中存在漏出液。膀胱、肾脏以及黏膜、浆膜可能也存在出血点。胸腹腔积液,肺门淋巴结发生肿大,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内、外膜上都存在出血斑点,心肌呈煮熟状,冠状沟存在出血点并发生胶样浸润。有时脾脏会呈现慢性肿胀,有时会呈现急性肿胀,脾髓往往呈锈棕色。肝脏发生肿大,形成瘀血,质地变脆,切面呈灰褐色或者淡红色,呈肉豆蔻状,具有明显的小叶。
4 实验室检查
现场选择症状比较明显且还未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的病牛,采取耳静脉血进行涂片,使用甲醇固定后运送至实验室,经过跟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卷曲的柳叶状的细长虫体,长度通常为15~34 μm,宽度一般在1.5~2.5μm,平均大小为25 μm×2μm。虫体前端较尖,后端钝圆,中央存在一个较大的椭圆形核,后端存在一个点状的动基体,由此可确诊为该病。
5 防治措施
常用药物有萘磺苯酰脲(拜耳205)、锥灭定、血虫净等。萘磺苯酰脲,病牛每次按体重使用12 mg/kg,添加适量的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经过14天再使用1次。另外,病牛症状严重或者出现复发时,可交替使用“914”、“拜耳205”进行治疗。“拜耳205”与上述用量相同,“914”按体重使用15 mg/kg,配制成5%的药液后进行静脉注射,一般第1天和第12天使用拜耳205,第4天和第8天使用“914”,11个疗程为12天。病牛治疗过程中,还要配合使用抗生素、维生素C、氯化钙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增强体质,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