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易发呼吸道病的流行与防治措施
2018-10-21景旭昌
景旭昌
摘要:最近这些年,伴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壮大,猪的饲养量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都是呈规模化的饲养模式发展,所以生产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就是饲养环境的异常,因此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饲养的猪群常见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并且呈现严重的发展趋势,成为目前对于猪饲养工作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在实际生产中不容忽视。现主要针对目前猪群容易出现的呼吸道疾病展开讨论,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呼吸道病;流行;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061-01
1 流行情况
在实际的养猪生产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情况比较复杂,通常疾病的种类都不是单一的,引起发病的病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中毒因素,更多见的类型是混合感染或者是继发感染的情况,猪饲养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猪群中流行的呼吸道疾病通常不具有季节性,全年都有疾病的出现,但是在气温多变的时间段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相对比较严重,而且猪不分年龄段都有感染的情况发生。仔猪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会表现生长发育受阻,但是如果母猪在生產中感染呼吸道疾病明显可见其繁殖力下降,感染疾病的猪不论任何年龄都有发生死亡的情况。
目前猪饲养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猪群中流行呼吸道病的种类也不断的增加,所以就导致呼吸道病在临床上呈现旧病不断但是新病频发的状态,如果防治措施落实的不到位,自然会给猪场带来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猪饲养的工作经验可以发现,目前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大多是变异的,导致非典型的感染情况比较多见。一些常见的病原毒力明显呈增强的状态,但是也有些病原的毒力相对的减弱,生产中猪群免疫接种的效果会因为基础抗体水平和个体差异以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而表现不同的免疫水平,相应的就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在猪群中表现的流行、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呈现非典型。
目前猪场都是呈规模化的模式增多并且不断的扩大,相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临床中多见猪群出现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的情况增多,并且逐渐发展成为饲养环境中的常在菌。大多的猪饲养场不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所以导致场内始终都潜在有支原体和巴氏杆菌作为传染源,一些仔猪出生后就带菌再遇到不利的影响因素自然就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出现,严重的就会导致全群猪发生感染,继而继续扩散传播。
猪饲养场疫病的流行情况增多,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一般会有比较高的饲养密度,如果对于饲养环境不能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而提供的预防措施也不到位,就会很少在临床上出现单一病原感染的情况,大多都是由两种以上病原引起的发病,直接引起并发感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情况出现比较频繁。所以生产中饲养者应该对于发生的疾病分清主次,并且将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验相结合之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性的防治手段。
2 防治措施
最初规模化养猪场在选择场址的时候应该挑选环境干燥、地势较高的位置,而且要求场址应该远离交通要道和人群的聚集地。如果是农户建造的猪饲养舍也要选择在距离村庄较远的区域。生产中遵循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如果必须引进猪的情况,也要从没有疫源的种猪场进行引种,为生产中猪群疫病防治奠定基础。
饲养者根据自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建立健全合理的防疫制度,并且对于猪场实施全面的综合性防治手段,防疫人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并且按照制定的相关防疫操作规程严格的执行。根据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正确的疫苗给猪进行接种,此外还要对于免疫后的猪体实施抗体监测。
在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对于工作人员的衣服和鞋底进行全面的消毒。场内如果出现病死猪不能直接在舍内或者猪舍附近进行病例剖检,对于病死猪和剖检后猪采取深埋或者是烧毁的处理方式,并且要对猪舍定期进行合理的消毒措施。
每年的冬春季节天气的变化比较明显,所以冬季应该做好保温工作,但是夏季要注意防暑措施的落实。生产中还要根据舍内的温度变化而进行适当通风换气处理,尽量杜绝不良应激因素的刺激。供给猪的饲料应该营养全面,满足猪的生理和生产需要,但是营养也不能供应过量,应该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平衡,发霉变质的饲料严格禁止给猪饲喂,注意猪采食的饲料不能被污染。
猪群发病之应该采取全群隔离、全场消毒的措施,避免猪之间发生交叉感染而提高死亡率。猪出现症状后应该在早期给出正确并准确的诊断,针对性的给患猪合理用药。细菌性引起的呼吸道病用特效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性引起的呼吸道病应用一些清热解毒、祛痰平喘、止咳消炎的中药治疗,板蓝根、金银花、射干、牛蒡子、连翘、山豆根、地丁、蒲公英、白芷、菊花、桔梗、贝母、甘草加工成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