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电工教学创新教学研究
2018-10-21蒋爱军
蒋爱军
摘 要:电子电工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一般开设两门专业课课程,基础课程当然不可忽略,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小觑。电子电工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对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创新
一、教学过程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开放式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不是封闭性教学,而是在学习化社会中担当重任的开放性教学。开放式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
开放式教学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可以采取学分制教学模式。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及现代教育观念。学分制教学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招生按大类专业招生,二年级后再选择专业;进校后,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自己选课。学分制教学就是创造一个能激励和满足不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個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独立、积极、主动,有强烈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意识,非常容易适应未来岗位。近年来,电子电工技能竞赛课程内容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个性化,为我们开发项目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四)创新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建立中职生创新创业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拓展实践创新办学空间,构建学生自主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职校生职业意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训练,使素质训练与就业岗位要求同步并轨。全面推行“职校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强化社会认同,既向社会提供客观、权威的学生个人信息,同时促进职校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按照全员性、全程性的要求,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传授就业创业本领。立足校园,建立“学校就是创业园”专业与项目就是产业载体,师生员工就是创业人才资源的思想,充分开发学生需求、教师需求、学校管理需求、专业建设需求,创设新的创业项目。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理论结合实际,注重理论实际一体化
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实验,这些实验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相关的结论。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相关知识的理论传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使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严重缺乏实践能力。要想改变现状、创新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教内容,合理安排相应的实验探究课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或让学生分组完成课题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有效结合基础学科,寻找创新点
在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教学中,数理化属于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现在的知识都需要学生跨学科思维,需要教师注重授课时结合基础学科,寻找创新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电子电工是物理学科衍生出来的分支学科,其中许多的专业知识都是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考虑创新点时不能仅停留在电子电工知识层面,还需要有效地结合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知识进行相应的扩展,做到渗透其他学科,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专业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职院校中,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想要以专业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立足于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毕业后绝大部分都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专业为前提,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培养。换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立足于本专业。
(四)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在中职院校,绝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而且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力等各个方面各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每个学生的优势劣势,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从侧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一些问题困难处做一些提示。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认可自己、学到知识,从而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他们学习的自控力和自主性。只有高素质的学生才能将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黄红艳.探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1(20):167.
[2]沈黎.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7,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