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栽植

2018-10-21黄昊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树种选择道路绿化综合应用

黄昊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绿化建设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各省都将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象征,致力于发展城市道路绿化来优化城市风貌,道路绿化不仅关乎着城乡环境建设,还能改善城市形象。本文旨在分析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提出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四大原则,针对道路绿化树种的生长要求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原则;综合应用

道路绿化树种配置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起着美化市容的作用。合理的道路绿化设计,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以及调节局部气候的同时,还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园林绿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道路綠化的作用

道路绿化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景观的构成对城乡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是城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城乡绿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美化市容,体现城乡风貌

城市中的生活节奏较快,灯红酒绿,高楼林立,一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在城市生活中人们会觉得缺乏自然美。道路绿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对自然气息的需求,城市建设引进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树种,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还能在城市中创造宁静安逸的环境。创造四季相变化的城市景象,美化了市容市貌,有利于城市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补充氧气,净化空气

城市废气污染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街道上的各种机动车辆,而道路绿化的树种能吸收机动车辆所排出来的尾气,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灰尘。道路两旁的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林木利用叶面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三)调节局部气温

道路绿化对整个城市和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夏天中午阶段,道路林木的降温效果非常显著。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和物理作用吸收掉大量的热气,反射和吸收太阳光,使其散发变成水汽,从而提高相对湿度,调节局部的气温。

(四)减轻噪音,提供荫凉

道路绿化是城市噪音的“调节器”,是被公认为减少城市噪音最环保、最经济的的方法。树木使投射到树叶上的噪音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木微震使得声能消耗,从而达到减轻噪音的作用。另外,树木生长出来的茂盛枝叶,可以遮住烈日辐射,为过往的行人达到一个遮阳避日的效果。

二、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关系到道路绿化的效果,因此,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要兼顾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树种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有机整合乡土与外来树种

为符合城市道路绿化复杂多样化的绿化功能要求,提出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种植理念。乡土树种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等,易于成活,能够就地取材节省绿化经费,还能反应地方特色。但为了适应城市复杂的生态环境和各种功能的要求,如果仅限于乡土树种的种植,又显得过于单调,还应引进外来优良适宜树种,以丰富道路绿化树种的种类。在选取外来树种时,应当选择栽培历史较长,适应本地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外来树种,有机整合乡土与外来树种,相对集中,保持协调统一,增加道路绿化的特色性。

(二)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首先,相关部门在进行道路绿化过程中,要充分熟悉该地的气候,气候的不同所适生的树种也不相同。在进行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时,必须掌握林木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选择当地适生的树种,例如南方常用樟树、榕树作为道路绿化林木,北方常用泡桐、毛白杨作为行道林木。

其次,要考虑到城市土壤和水分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应在了解不同树种有不同要求的基础上掌握其适应范围。根据水分条件选择树种,在干旱地区安排耐旱树种,湿润地区安排耐水湿的树种,而且还要知道每个树种对干旱的忍耐程度以及对水分过多的忍耐限度。所以在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时,一定要弄清楚树种的生态特性,掌握其生长环境的需求,做到适地适树。

(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并不矛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道路绿化应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追求绿化精品工程,还应正确掌握道路绿化的原则,减少后期养护相关费用。在道路绿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发挥功能性为主,观赏性为辅,应该符合经济可行、适应性强和功能性强的原则,如果行道的树木能够提供优良的果实、药材、原料和油料等副产品,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应相结合。

(四)根据道路类型选择树种

种植行道树的环境一般比较差,有很多不利于树木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因素,如灰尘、酸、碱、旱、涝、污染物等,为取得良好的道路绿化效果,应针对不同的道路选择抗逆性较强的树种。

道路通过城镇或乡村居民区时,要保证树木的高度与建筑物、电线电缆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路旁的树木会经常受到车体的撞击和行人的损伤,所以要选择一些耐撞击、耐践踏的树木。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应当选择一些不飞絮的树种,为了美化居民生活环境,也可以栽种一些花期较长、色彩丰富的树种,以增加其观赏性。

路面宽阔的道路,为了不阻挡行人和过往车辆的视线,应当选择一些树干通直、冠幅较大的树种,如法桐等。道路狭窄或经过农田时,要选择一些冠幅较小的树种,如榉树、五角枫等。在进行隔离带的绿化时,要选择一些耐修剪的小灌木或者常绿树种。道路经过学校门口或拐弯处时,为了扩大视野,增加透视度,要种植一些低矮的,种植密度小的灌木。

结束语:

道路绿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道路形象和城市风貌,对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和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道路绿化是人工艺术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再创造,不断面临城市绿化工作所提出的高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道路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创造出健康发展的园林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彭河. 浅谈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栽植[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00209-00209.

[2]李根;生态道路建设中绿化植物的功用及选择配置[J];林业调查规划;2015

[3]燕雅琴.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及绿化配置方式分析[J]. 现代园艺,2016(18):168-168.

猜你喜欢

树种选择道路绿化综合应用
工业废渣在水泥工业的综合应用
“知识生长式”的思维课堂
拓展渠道,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