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2018-10-21崔起凡
崔起凡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被建立起来,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相比起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建筑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就显得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当前我国建筑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手段,大力促进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进步就成为了目前各建筑企业乃至全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含义入手,根据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控制
1 前言
建筑工程的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组织生产要素,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好的效益,当然包括经济和社会及环境效益,且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它包括成本、技术、组织、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这些环节形成了一个系统。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理论和施工技术,并通过实践反复的检验和学习,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问题多做研究,来解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工程管理体制
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与秩序维护的基本依据,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从工程管理部门削减人力,很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长此以往,人员的积极性很难提高,同时造成相关工作不能得到及时落实,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难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2 建筑工程管理法律具有缺陷
当前,我国在工程建筑管理中并不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只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中标中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可是并未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质环节中进行明确的规定,显著欠缺了国际化的准则体系。从而令我国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方面较为紊乱,令经济效益降低,并且还会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国际方面的形象具有影响,不利于建筑企业在海外进行发展[1]。
2.3 建筑工程管理中具有不规范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也随之提升,成为建筑行业朝着机械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一定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依照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具有诸多管理不正确的问题,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显著的影响,成为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应当极为注重的方面。假如在施工中未严格依照施工程序执行,未重视施工技术的运用,则会发生各类大型安全事故,从而会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害。并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假如监督人员未强化施工中的安全以及质量管理,则会产生各类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依照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设定相应的管理准则,将管理制度给予完善,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才可以真正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2]。
2.4 总体效益、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中具有不协调问题
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可是,我国建筑市场具有的非正常竞争,诸多人会弄虚作假,显著加大了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的难度,为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发生建筑工程总体效益、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不协调的现象[3]。依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效率来讲,在施工当中,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利益,忽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未严格依照相应制度给予执行,对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未给予重视,从而令安全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无法真正落实,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2.5 不重视工程核算
对建筑工程的核算重视程度不够,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很多企业或者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只是单纯的强调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速度,一味追求能够在工期内完工,而忽视工程的核算,从而导致工程的核算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工程中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3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
3.1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目前信息化推动着社会整体在不断进步,而将信息化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则对建筑企业实现高质高效高产有不小的帮助。由于现时的工程项目不断向着大型化發展,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工程管理人员要更好地完成工程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用到计算机与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项目中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工序和部门,并设计出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负责人配置,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处理平台和管理系统,使工程管理人员无论在哪里都能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处理,实现各方在关于工程管理问题上的信息交流,工程管理人员也可以及时接收到现场监理人员或其他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控制工作的反馈,从而设计出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4]。
3.2 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不同的岗位,对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使施工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能够尽快的适应岗位需求,在工作之前,应当及时的对施工人员实行岗前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时也会使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人员提升其对施工的管理的水平,并且还能及时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在施工中减少和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得施工项目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
3.3 注重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控是有效提升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面。目前,建筑工程的耗材开支占据了工程总投入的相当一大块,因此,注重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率,才能真正减少施工材料浪费情况,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建筑材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监管:一是对建筑材料做好进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必须对入场施工的材料进行合格检查,对一些起着绝对性作用的施工材料,需要进行实地试验后才能使用;二是对建筑材料要做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需求做好统计,对建筑进场的时间做好统筹,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三是对进场的建筑材料必须做好全过程的监督和跟踪,保障材料供应、存储、发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科学有效性,从系统性的管理上做好施工建材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4 结语
近年来,建筑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工程管理力度,才能够从质量、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等角度,全面对工程进行掌控,最终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子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5.
[2] 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8):170+172.
[3] 张武.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295+297.
[4] 杨亚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