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且听风吟》有感
2018-10-21刘楚瑜
刘楚瑜
“哈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从事好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文章开篇,村上春树便借着小说中人物之口,一下子将读者引入了自己奇异的世界。我成为他的小书迷,也是因为这一句话。有些人说,读村上春树的书有些云里雾里的,而我在他的文章里,却如鱼得水般地自在。
《且听风吟》全篇充满了让人看来莫名其妙的神秘感。《且听风吟》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看到的世界与真实之间总是陈列着一道深渊,无论用怎么长的尺,都无法完全测量其深度。”在书中,这种奇妙的“距离”被反复强调,我感到每一个字都在和我产生强烈共振,并把关于距离的思考推到我面前。我常常在想,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仅仅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就连与最亲的人在一起时,我们能体会到对方的精神世界吗?仔细思考后我渐渐发现,就像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是不能理解我们的,而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去理解自己的整个世界,明智的方法应该是维持世界间的这种距离。例如,有心的父母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会努力接受孩子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并试着去重新了解他,而不是把自己由经验得来的“正确三观”强加于孩子。
每个人的世界各有不同,人们就绞尽脑汁,想要找出这个世界“最正确的答案”。在《且听风吟》中,主人公就曾染上了一种怪癖,凡事非把它换算成数值不可。乘电车时先数乘客的人数,数楼梯的级数,一有时间就测量脉搏跳动的次数。在我眼里,主人公是用这种方式,去探寻一个“更准确的世界”。但是真的存在“准确的世界观”吗?不妨就乐观与悲观这等小事而論,有人极力赞成要乐观,因为乐观让生活充满活力;有人则认为悲观使人承受力强,而乐观实为非常盲目;有人则认为乐观也好,悲观也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全看取舍的不同……
《且听风吟》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被着重强调,但是这并不代表故事缺乏温暖,适当的距离下反倒产生某种“距离的温情”。林少华在译序中也提到村上春树书中的“距离的温情”。
虽然一个人的世界坚固且不可轻易碰触,但是却可以因为某种和自己产生“共振”的思想被指引。主人公与作家哈特菲尔德的关系也是如此,哈特菲尔德是主人公的文学启蒙,主人公可以从哈特菲尔德的文章中得到某种慰藉与符合自己的引导。好比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二曲变得更加动人,精神上的交汇带来更深层次的引导与陪伴。而有些情况下,世界观的严重趋同则会引发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情。在流行的鸡汤中,“成功的人是这样思考的”“如何判断你的世界观是否正确”“某某某是怎么想问题的” 这一类话题被人广为转载,流行一时。但观其内容,皆为一些人云亦云之语。这样的观念在当今社会中广泛流传。我认为如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过分注重物质生活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没有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导致内心的不安全感,而这样的“鸡汤”恰好在短时期内填补了这种不安全感,实际上它反而把人们内心仅剩的一些精神世界泯灭了。我常常想:若是要让自己的世界被空白吞噬掉,拿来另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做替换,茫茫人海中,千人一面,可还能找得到自己吗?
《且听风吟》是作者踏入文坛的处女作,村上春树把这部小说形容成“独自以不熟练的手势一点一点做我自己的房间”。通过这本书,他塑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表达了世界观的这种差异性。而他不知道,又有哪个读者因为这本书,得以认可自己的世界并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作者单位:人大附中西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