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民族文化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探索

2018-10-20陈海峰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幼儿园教育

陈海峰

摘 要: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先辈留给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教育的摇篮。将民族文化内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中去,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幼儿社會性多样化的发展,并塑造幼儿健全的思想品格。

关键词:民族文化;幼儿园;教育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前后历史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而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传承了各自突出的、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积累了诸多的文化传统。

玉溪市第二幼儿园作为云南省的本土幼儿园,教师们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从各民族特色的饮食、服饰、民间工艺、歌谣传说、传统节日活动、民族特色建筑中汲取部分既贴近幼儿生活,又符合幼儿年龄与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好奇心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集中教育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1、社会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中国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教师们因时制宜地开展相关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端午节,幼儿通过听传统故事、诵读诗词、做游戏、折龙舟、包粽子、吃粽子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习俗所蕴含的意义。元宵节,园内组织幼儿一起搓汤圆,猜灯谜,介绍玉溪本土的花灯。

所谓“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玉溪本地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玉溪的米线节、通海的迎春花街、元江红河谷金芒果节等,社会活动《玉溪凉米线》,带领孩子们学习制作玉溪口味的凉米线。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音乐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各民族的特色音乐背后都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源自于本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民间儿歌、游戏歌、劳动歌、问答歌、对对歌都是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素材。

将中国民乐、国戏京剧纳入音乐欣赏教学中。花灯戏是玉溪当地特有的戏剧形式,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表演和演唱风格。幼儿从小耳濡目染,曲调语音较为熟悉,模仿起来幽默诙谐。在这些欣赏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民族乐器的种类,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云南民族歌舞丰富多彩,每一个民族亦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教师们尝试将民族舞蹈融入到幼儿的早操中,让舞蹈变成长久的健身操。在六一儿童节的节目编排中,民族舞蹈也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孩子们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更能体会到各民族的舞蹈风情,风俗人情和生活习惯。

3、美术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手工艺品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一。在云南地区傣家的竹编,红河建水的彩陶,腾冲的皮影制作技艺,彝族的蜡染刺绣,苗族的银饰,汉民族的油纸伞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老师们将幼儿的工艺教育融入到一日的美术活动中,利用自然资源的废旧物品,譬如:石头、稻草、竹子、葫芦、木勺、易拉罐、矿泉水瓶等,让幼儿通过涂画、裁剪、编织、揉捏、粘贴制作出各式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提高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力。

4、体育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民间游戏是指在民间各地流传的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玩法简单易学、材料简便、趣味性强。老师们常利用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带领孩子们玩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亦将民族武术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武术艺人的表演,学习模仿基本动作,感受民族武术的精妙绝伦和博大精深。

二、区域活动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区域活动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有选择性的环境,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表达意愿、展示能力,在充分体现自己天性和潜力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因此将民族文化教育贯穿到区域活动中是我园的一大特色。

在我园独具特色的长廊活动区里,美术创作区展示着孩子们用水瓶做的各式各样的民族娃娃,悬挂着用木勺、葫芦画的京剧脸谱……在建构区,墙面用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天安门、故宫的图案来装饰,摆放天坛、阁楼等古楼建筑的模型,让幼儿在拼搭中能模仿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别出心裁的茶艺室,在那里孩子们认识茶叶,学习茶道,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音乐表演区里,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多样的民间乐器和道具,让幼儿在表演中领略到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这样的区域活动,幼儿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获得了来自传统文化的知识与体验,避免了传统文化的“说教”、“灌输”。

三、环境创设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辛帝纳曾说过:“虽然人生和遗传有关,但是环境更能改变生活。樱草花在低温中开红花,在高温中开白花。这些不同的反应主要还是因为环境的不同所致。”因此,通过环境创设把幼儿带进民族文化的高远意境,是幼儿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我园充分利用走道,楼梯墙面,天花板的有利空间创设具有民族的特色启蒙教育环境。在班级的环境创设中也凸显着民族文化特色,老师们集思广益,为幼儿营造出充满民族艺术气息和民族文化品位的教育环境。让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与热爱之情,使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发展展望

民族文化是联系各民族友谊的纽带,对其的认识与了解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所以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幼儿园是刻不容缓的。但要想真正充分地把民族文化引进幼儿园的活动和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老师们的精力与能力有限,很多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过于注重形式,外加民族文化教学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脱轨,幼儿在学习时凭借一时的热情与新鲜感。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在幼儿园的开设,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来自政府、幼儿园、家长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园教育,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被传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部.幼儿教育,2002(09)

[2]涂华英:《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深圳机构刊物,2003年[4].尹可丽.国外多元文化

[3]《民族文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作者单位:玉溪市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幼儿园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上”幼儿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