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x8”往返跑教学反思
2018-10-20童述春
童述春
摘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应用波斯纳曾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来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本文通过小学体育课“50米x8”往返跑教学的反思从定时跑、定量跑等方面对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关键词:往返跑;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129( 2018) 12 - 0177 - 01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应用波斯纳曾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来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本文通过小学体育课“50米x8”往返跑教学的反思从定时跑、定量跑等方面对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反思,以供大家参考。
由于学校通过撤迁搬到新校,标准化的体育场让师生都感到耳目一新,师生都对体育课产生很大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也是《义务教育课程体育标准》的教学目标,而“50米x8”往返跑过去由于场地限制很少系统训练,再加之“50米x8”较为枯燥、单调,因为它是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要想学生能跑出个理想的成绩,主要靠平时课堂积极参加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掌握该项目的动作技术。所以这一内容的教学,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我在这一内容教学上,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尽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运用实用、有效、可行的场地布置,引导学生锻炼,激发学生情感,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教學中我依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耐力跑中的枯燥、单调转化为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小学生喜欢游戏、竞赛及色彩鲜艳的具体事物,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一改过去偏重技能、技术教学,过分强调动作细节的情况,着重加强基本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首先把教师示范、形象、语言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把全班同学根据运动能力,分为红、黄、蓝、绿等六队,每队排头举起代表本队颜色的小旗,利用学校操场地形,在富有节奏感的口号中,进行耐力跑的练习。每隔一定时间以哨音为信号,由每队排尾的学生跑到排头举起小旗,担任新的领队。同时,我还不时时机的让学生听口令交换手中的学习用具,并利用多种不同色彩的接力棒来替换手中的小红旗。就这样,在学生热情高涨的练习过程中,我还特别强调:当领队的时候一定要带领好本队所有同学,不使一个同学掉队,并且要充分利用操场标志物设置的地形,进行各种方法和图形的耐久跑。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当领队的机会,因此,个个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当好领队。一堂课上完,虽然人人都觉得比较累,但是很开心,在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帮助学生“我不行”的怕苦和软弱心理,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建立起“我要学”、“我能行”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耐力跑的本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基本活动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体素质,我认为要上好这节课应该侧重于耐力的训练。所以在教学及练习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定时跑
1、从定时2分钟到4分钟,每节课逐步增加10秒。
2、利用篮球场的宽度,进行往返跑练习。
3、安排2人组,一个跑,另外一个进行计量规定时间内所跑的距离。
长距离的奔跑一向是学生最怕的,这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督促,所以对孩子们的要求从宽松到严格,他们每次都能坚持下来,就应该鼓励。第一次的2分钟定时跑,绝大部分的学生跑不到300米,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差的,与健康标准的评分准则合格线也相差甚远,可以说没几个人能合格。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信心培养和对他们坚持到底的鼓励。
1、让学生知道评分标准,知道自己存在的巨大差距。
2、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去完成每次的练习。
3、每次2人组的数据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及落后的差距。
二、定量跑:
l、200米的追逐跑,前后10米的间隔;
2、400米的小组跑,要求争先跑。
3、600 - 1200米的耐力跑,坚持到底就算完成任务。
三、不定期的进行50米x8往返跑和400米跑的成绩测试,主要让学生前后比较自己的进步,起到增强信心,加强练习的作用。第2次的测试,成绩比较理想,很多学生达到合格线及良好线,小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线。
教师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人人应该追求成功,但失败难以避免,一但失败后,失败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技术动作,而且,我们的关注点要转移到自己纵向的进步,而不是常盯着与人横向比较的落后。不管采用何种训练方法及手段,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学生信心,敢于挑战……相信他们在体质健康测试上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