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的研究
2018-10-20焦佳
焦佳
摘要:众所周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便利。如人们通过使用数据库、云存储等方式进而及时发现信息价值,从而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们几乎每天都浏览着网页。其中,部分人利用信息技术窥探用户信息,导致用户隐私被泄露。总之,大数据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信息安全隐患。基于此文章对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隐私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129( 2018) 12 - 0026 - 01
引言:目前,个人数据已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需求日趋旺盛。而个人数据被滥用和黑市交易的日益猖獗,使隐私保护呼声日益高涨。面对这一供需矛盾,大数据产业发展亟须完善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
1 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就是一种获取规模、存储规模、管理规模以及分析规模等,此类规模均远远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1)數据规模极其庞大,并且与日俱增。(2)数据的类型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3)数据等流传速度非常快。(4)数据等价值密度较低。
2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应对策略
2.1 大数据个人隐私保护技术。
(1)数据库的个人隐私保护。现今政府、医院、企业等会在数据库中存储一些信息进而有效使用这些资源。其中,MapReduce技术也能挖掘信息价值。不过,此项技术并不能取代数据库的地位。因此,这两项技术需要借鉴对方长处,以便实现技术的共荣共生。但是当下的数据库也面临着入侵威胁。因此,数据库中的信息安需要进行防护。从访问技术来讲:访问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用户进行授权的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同时访问技术还能记录用户的行为,以便追踪用户的不合法行为。其中,访问技术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从数据加密来讲:数据加密主要以密文的形式存储信息,以便防止不良分子读取用户信息[1]。因此,用户信息需要进行加密。此外,内部人员在查看加密信息时也需要有不同的访问权限,进而预防进行泄露。
(2)云存储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具有强大存储功能的软件也应运而生。如人们在日常办公中也常使用百度云等存储软件。但是云存储随时登陆与随时共享的功能在方便人们办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用户的信息泄露。此外,云存储的服务商也缺乏研发关于信息违法操作的检测技术,导致了用户较少及时发现数据泄露问题。但是研究人员也通过撰写保护用户隐私的文章来帮助技术人员完善云存储中的检测技术。第一,应用隐私管家:隐私管家通过加密用户存储在云中的数据来防止信息泄露。同时隐私管家利用消除模糊处理的方法来帮助用户查看自己所存储的信息。因此,隐私管家技术有效防范了他人违规利用用户隐私的风险。第二,发挥审计作用:企业与个人用户可以通过信息审计机构加强信息安全。同时审计机构也需要提高自身技术能力与职业道德,进而提供良好的保护用户隐私的服务。
2.2 网络安全问题应对策略。大数据时代下,要想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对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漏洞以及各种风险进行综合研究,以便有效针对这些漏洞和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而言,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设置访问控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网络用户划分为有权访问网络用户和无权访问用户。保证了部分网络用户能够以合法身份对网站内各种资源进行访问,同时规避了一些不法的网络用户对网站的访问,从而有效保障了网站内资源的安全。第二种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为了能够有效达到网络安全控制,就必须将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使之成为一种密文,以便保证这些重要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传播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并且即使这些加密的重要数据被他人窃取,也会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密码而南音查看和使用。第三种是防治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安全问题一个重要隐患,一旦电脑或手机等工具收到网络病毒等攻击,其中的数据很有可能被相关的不法分子所窃取,从而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正当利益。为此,网络用户应该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在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等相关工具上安装较好的杀毒软件,并且定期对电脑和手机等相关工具内的数据进行深入扫描,一旦发现病毒立即进行杀毒处理。同时为了保证杀毒软件的正常使用,要及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及时更新。
2.3 提高本地数据层面的安全技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也诱发了许多信息泄露事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内部。因此,对端点而言,本地安全防护系统看上去完整而成熟了,但实际上相差很大。这就要求调整安全防护思路,在本地安全策略中加入内部监控功能。为防止人为故意破坏,应使用纯数据模式。此外还应重视加强各环节的协作。
结语: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隐私泄露会更加严重,除非你不上网,否则在技术上无法做到完全的保护。要真正保障每个公民的隐私权和安全,需要靠法律和道德,靠每一个人的良知和社会组织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电信科学,2015,31(07):7 -18.
[2]马晓亭.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读者隐私保护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34(02):8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