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AIS对航行安全的影响与实际运用

2018-10-20王琦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航行

王琦

摘 要:析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组成、功能特点及其在船舶航行安全方面的应用,针对AIS系统在船位精度、航向显示、航速显示等方面的不足,探讨在實际使用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AIS、VTS、ARPA等助航设备,确保船舶海上航行安全。

关键词:AIS;航行;安全影响

AIS作为海上船舶识别、监视、通信的重要船舶设备,但它还不能作为船舶航行唯一的助航设备,实际航行过程中,必须合理正确协调使用AIS、VTS、ARPA等助航设备,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1 AIS对航行安全的影响

1.1 AIS对航行水域环境的影响

灯浮标是船舶进出港口或者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过狭水道的重要助航设施,因受水流影响容易发生漂移,一旦发生位移就有可能导致船舶发生事故,比如船舶的搁浅、触礁等。但是,这些航标是否移位,有的时候不能被及时发现或及时改正,船舶也不能及时地得到灯浮标位移信息。如果在现行灯浮标体上安装1台AtS设备,当灯浮标发生移位时,AIS设备就能把移动后的位置报告出来并报警,这对航行安全是非常有益的,可有效地减少因为看错灯标或者灯浮标定位错误而发生的事故。

1.2 AIS对港口和沿海VTSARPA的影响

AIS实施后,对VTSARPA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可以说AIS是对VTS手段的补充。扩大工作范围,提高精度,实现船舶的识别,还可提高VTS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AIS实施以后,VTS对航海保障会起到更好的作用;对ARPA来说,AIS实施以后,在识别目标协助船舶避让并减少碰撞事故方面,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AIS也不是万能的,对一些没有安装AIS的小型船舶,AIS无法发现。关于AIS无法发现小型船舶一事,可在AIS实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推广小型船舶安装价格便宜、简易的AIS设备来解决。

1.3 AIS对航行警告、通告的影响

现行的部分航行警告、通告的内容,如超大型船舶的长距离拖带、沉船等,将会被全新的AtS系统的船舶告知方法所取代。目前超大型船舶的长距离拖带,除了航行许可的审批外,还需要对超大型船舶长距离拖带的特殊性和何时出发、何时到达、经过某地以及可能需要他船协助避让的事项发布航行警告,以便接收到该航行警告的船舶,可估计相遇时间,从而主动协助避让。AIS实施以后,超大型船舶的长距离拖带的航行警告,将被AIS标识有超大型船舶特殊信号的显示界面所取代。根据需要,这种超大型船舶特殊信号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可被设置为报警,从而提醒操纵者重视。其效果远比现行发布航行警告要好许多。比如大风警报、抢险救助沉船标显示的信息,如左侧标、孤立危险标等方面的航行警告,也可通过类似的方法发电子标识或者短消息等方法,以便让船舶及时得到相关信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方便用户。

2 AlS的实际运用

2.1 AIS的优势及不足

AIS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动向有相应装置的海岸电台和船舶等提供如下几方面的信息。静态信息:lMO编码、MMSl码、船名、呼号、船长和船宽、船舶类型、定位用GPS天线在船上的位置;动态信息:船位、国际协调时(UTC)、对地航向(COG)、对地航速(SOG)、航迹向、航行状态、转向率(ROT)等:与航行相关的信息:船舶吃水、装载货物、上一港及离港时间、目的港及预计到达时间等。船舶也能自动接收配备该装置的船舶发出的上述信息。采用AIS船台后,能在VHF范围内自动识别船只,预测;隹确的相遇点,预测船首最近交fEtE离,识别岛屿或湾内航道的船只,及时接收其他船只有关转航向及航速的资料,并通过数据链做短文通信,通过该系统的配置,为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航行管理提供一种新型的十分有效的手段。航行于开阔水域的船舶不用VHF无线电话的通话便可自动获得来往船舶的各类信息;航行在限制水域的船舶不仅可自动获得其他船舶的信息,而且通过VTS的广播可获得各类航行信息和港口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船舶碰撞和各类海难事故的发生。但是AIS提供的船位、国际协调时(UTC)、对地航向、对地航速、航迹向、航行状态、转向率(ROT)等动态信息是从船上GPS或其他定位仪器上获得的,GPS等定位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2.2 RADAR的优势及不足

自动雷达标绘仪的出现使航海者获知来船运动参数更为简单。更为方便的是可以通过“试操船”求取避让措施,与人工标绘相比节省很多时间。尤其是在近岸多渔船、渔网和小型船舶等通航密度较大的水域航行时,或在雨、雪、雾等能见度不良或夜晚航行视觉了望受到一定限制时,对雷达进行系统观察获得船舶周围准确、全面的信息,对船舶航行态势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船舶安全是船上其他仪器无法替代的,因此国际海事组织对各类船舶必须装备雷达的数量和性能均作了具体的规定。当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将事故发生前是否进行有效的雷达观察作为是否保持正规的了望、遵守避碰规则的重要依据,将在船舶避让行动中的雷达观察到的数据作为证据予以采纳。雷达在船舶避碰中同样存在不足。由于雷达盲区存在,在应用雷达避碰时,当他船回波影像向本船雷达盲区靠近时,虽近在咫尺,却无法掌握来船当时情况;船舶在驶近被居间障碍物遮蔽他船的水道或航道的弯头时,由于雷达无线电波被阻挡,无法探测到障碍物遮蔽水域通航环境情况,盲目相信雷达将使航海者措手不及;在使用雷达进行避让时,避让效果在雷达上反应迟钝,普通雷达,进行标绘采取58避让行动时至少要对目标船进行3次以上,每次间隔3min,需要9min的时间,即使使用ARPA雷达进行观察,目标船舶回波矢量显示也要1~2min,稳定的矢量显示要达3min,他船的方位变化也只能在他船大幅度转向后1~2min才能测出;雷达对小物标及对无线电波反射弱的物标可能探测不到,不恰当使用“雨雪抑制”和“海浪抑制”,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均可能丢失部分物标和出现假回波等现象,使用者必须给以充分考虑,耍根据准确的雷达观察资料进行避让,否则极易酿成事故。

3 结束语

船舶装备了AIS系统后,船舶航行安全是否一定得到保证,其实亦不然。关键是如何合理运用AIS,并协调运用VTS、ARPA等助航设备。本文就此作出研究,希望对以后船舶航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陆悦铭,翟久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OS)的局限性和设计的不足,中国航海学会201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中国航海学会编,2016.1.

[2] 马军,陆悦铭.AIS设备在设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航海技术,2015(06).

[3] 刘传润.AIS应用的研究与综述,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5.03.

猜你喜欢

航行
一艘大轮船开来了
海洋美景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寻找渡渡鸟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雨滴的快乐
智珠二则
潜艇
宇宙的水手们,出发!—奇妙的宇宙航行方法
一只孤独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