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研究总结
2018-10-20高淑贤
高淑贤
摘 要: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小学生仍为独生子女,生活中受到过多宠爱,人际交往能力和抗压能力等相对较弱,同时,当代小学生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个性特征塑造的关键时期。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小学生家庭、学校这两方面,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小学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
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学习焦虑是指对学习的过分担忧。“现在的社会,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不努力自然会被淘汰。”这些话都是当今社会老师及家长认同的观点。一些家长就把注意力一味地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面。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的学习焦虑加重。
(二)对周边环境适应问题
当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有些人能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有些人却一直对这个陌生环境保持距离,不愿去适应。例如,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儿童来说会出现不适应现象。这种不适应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这时,学校及家长应及早对采取对策来避免这些问题。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总是想不开,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对人焦虑过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魄力,缺乏组织能力,搞不好人际关系。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二、应对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解决焦虑,消除厌学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通过多尝试多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断扩大和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大。也可以根据各同学自身情况的不同,帮助他们制定每一时期的小目标,这个目标只要稍加努力,就肯定能达到的,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方式,这对其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1、正确处理好與同学之间的关系。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会在集体中与同学好好相处,必须懂得谦让,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有时还要为别人着想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同学间有冲突,要学会忍让,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共处。从“狼来了”的故事中,教会学生与人相处要以诚相待。教会他们,与同学相处时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要老妒忌别人;与同学开玩笑要注意分寸,玩笑开过头了,就会适得其反,产生隔膜;2、正确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就是学生要尊师、爱师;3、正确处理好与长辈、家人、亲戚之间的关系。
(三)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小学生的父母亟待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四)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总之,我们必须清楚,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影响极大,对于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塑造”的作用。因此父母和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及时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骆伯巍,陈家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1985(6):62-68.
[2]丁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J].家庭医学:下,2016(1).
[3]陈家麟.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126-127.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