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表现的研究
2018-10-20马慧慧
马慧慧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的研究,探讨了出现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学校、家庭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行为表现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表现
1、人际交往问题及表现
(1)不愿跟同学一起到室外活动,一个人坐在教室发楞,即使去活动也不遵守游戏规则。
(2)行为难以捉摸,喜怒无常,或经常动手动脚威胁别人,狂妄、粗暴。
(3)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课堂不守纪律。
(4)不善于处理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责任感。
2、逆反心理问题及表现
(1)犯错后不能接受批评,各种找理由。
(2)控制不住言行,喜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样子,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怪叫或做鬼脸,毁坏班级或自己的物品,上课坐不住和别人说话,甚至对同学和老师进行报复。
3、小学生厌学问题及表现
(1)上课不听课,总是昏昏欲睡,或者跟别人说话,影响他人学习。
(2)做作业不专心,字迹写得不清不楚,更甚至抄袭作业。
(3)做事拖拖拉拉,不主动,想着无关的事,不做该做的事。
(4)经常一听到下课铃就往外跑,课间活动行为冲动、动作张扬。
4、入学不适应问题及表现
(1)被送到学校时,不舍得父母离开。
(2)到学校后,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感觉学校什么地方都不好,最期盼放假。
(3)在校时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默默坐在角落。
(4)解决不好自己的事,比如饭前饭后要去洗手,洗衣服,整理床铺等。
5、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及表现
(1)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经常东张西望或者发呆。爱做小动作,如玩钢笔、捏橡皮、抓耳挠腮、身体乱动等。老师提问也不回答,不愿出声,看书时会跳字跳行,朗诵时丢字添字,不喜欢阅读文字书。
(2)做事粗心大意,不能像别人一样认真有序的进行,往往是边做边玩,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3)生活中常常丢三落四,如找不到课本,忘了写作业,弄丢衣服,摔坏钢笔等。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表现的成因
(一)小学生自身因素
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家庭因素
1、父母的溺爱。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些父母过于宠溺自己的孩子,导致他们走出家庭与他人交往时,感到无所适从。
2、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庭对子女过于严苛,一些又对子女过于溺爱,不管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规划好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对孩子们的期望很高,无形之中给孩子们造成了压力,过于苛责会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过于溺爱会使独立性受到压抑,这些都可能造成心理障碍。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增加,破坏了孩子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心灵创伤,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学校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背负着父母、老师的期望。为了追求升学率,运用题海战术,使小学生用脑过度,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时期,孩子们最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不能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还可能影响到之后的人际交往,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行为表现的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老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2、正确引导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在学习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此外还可以教他们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①学会放松。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均可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②与人谈心。让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出身社会时可拨打心理咨询电话等。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关心孩子的健康,这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其次,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往往疏忽了孩子自己的想法,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说话,特别是内向的孩子,不能因忙工作而忽略与孩子沟通交流。最后,宽容与约束。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陷于寡爱。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与约束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四、结语
学校、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的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更应该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其行为表现,找到形成的原因,并以相应的对策去解决。
参考文献:
[1]胡国泉.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研究[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0.
[2]陈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J].师道:教研,2015(5):12-12.
[3]马耀秀,雷锡忠.小学生心理健康問题的表现及影响因素探究[J].中华少年,2017(27):14-15.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