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即学习

2018-10-20吴亚琴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面包小朋友游戏

吴亚琴

摘 要:“生活即学习”早已昭示着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是生活中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生活,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还应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孩子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而生成活动正是教师顺应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趋势,由师幼共同推进完成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生成课程;主题活动

一、缘起——生成活动来自幼儿的关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生活环境发生关系,引起了许多好奇的问题,产生了无数的学习契机。

下午茶的时间,我经常发现孩子在吃面包的同时与面包玩起了游戏:“咬一口,变成桥;再咬一口,变出一把枪......”原来,面包在孩子们的眼中蕴藏着无穷的变化!

以幼儿的兴趣为轴点,紧贴幼儿的生活内容,选择与幼儿学习特点最相匹配的活动,幼儿的想象力和视野便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纵深、拓展下去……

于是,生成活动主题“面包的遐想”便从孩子们的生活中、兴趣中诞生了。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面包”为情景脉络,设计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常见的面包的种类,知道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制作过程,愿意用不同的手工材料制作创意面包,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生活中的艺术,感受更多的美好和愉悦!

同时,我们也随时关注、聆听、发现和追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捕捉他们在观察、探索、品尝面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主动解决问题,借助这些教育契机提升幼儿关于“面包”的经验,积极为幼儿创设游戏化的环境,让孩子们充满兴趣、积极主动的进入主题探究。

二、能够探索——生成活动具有让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特点

生成活动原本就注重幼儿的本体感受,注重经验的积累,所以,生成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可以使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自主地探索事物的本质,寻求问题的答案的。

1.一个故事

为了能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体验、充分的分享,我们将故事《云朵面包》引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这是一个关于家的温馨故事,情节符合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心理发展特点。我以绘本故事为线索设置游戏情境,和幼儿一起谈面包、做面包、吃面包,将绘本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孩子们走进面包的世界,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一场面包房的相遇

面包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孩子们很想知道。于是,一天下午,我便带着他们走进了面包房。厨房的面点师傅向他们介绍做面包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带他们参观了面包制作间,并认识了烤箱、搅拌机等制作工具,接着面包师傅一边制作面包,一边讲解制作面包的步骤,看得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终于轮到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只见楠楠拿起一块面团,用擀面杖搓一搓、压一压,制作了一个圆形的底,然后用勺子从碗里取来馅料放在面皮上,最后用手捏一捏,将面皮包裹住馅料,放进托盘中待烤。一旁的熙熙将面团搓成一个圆球,放在案板上,用手掌使劲摁压,然后从中间挖出一个洞,欣喜地对妈妈说,“我做的甜甜圈。”……

最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3.一次惊奇的发现

周一的早上,成成急匆匆地跑过来对我说,自然角中用来喂金鱼食的面包“长毛”了,边说边将我拉到了自然角,我一看,原来是面包发霉了。这时,自然角已经有五六位小朋友在围观了,霉花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正议论纷纷的说着什么。

集体活动开始了,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三张有关食品发霉的图片,并请小朋友们围坐过来,一起观察、比较、猜测、总结关于霉的知识。最后,孩子们都知道食物放了很长时间就会长霉点,就不能吃了。

那食物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会发霉、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霉得最快呢?

我们将面包分为四份,进行观察……

(1)观察干面包和湿面包哪块面包上霉长得快。

(2)观察湿面包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哪块面包上霉长得快。

为了让小朋友能够进行持续的、有效的观察,我们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实验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细心仔细观察面包的发霉情况。

三、可以延伸——生成活动促进幼儿多维发展

1.彩虹面包的创想

发霉的面包怎么办?扔掉?太可惜!于是,我便将孩子们集中起来,一起想办法。然然说,“用它来喂小鸡吧?”乐乐急忙反驳,“不行不行,小鸡吃了变质的食物也会生病的。”熙熙说,“我想把它晒干,然后用胶水粘一个面包屋。”“可以试试哦。”我对熙熙说,“那还有其他的好主意吗?”“我想帮面包画上漂亮的衣服,这样就看不到它身上的脏点点了。”童童想了想说。“可以呀,那用什么来画呢?”我接着说。“用颜料!”“用画雨点的棉签!”……大家各抒己见,一场面包的时装秀即将开场……

很快,大部分孩子的作品都完成啦!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每一件面包时装,都表達孩子对美的一种向往。

2.面包大变身

每一片面包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饱含深情。普通的面包片,因为有了小朋友和家长们的用心,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周四下午,我们开展了“亲子创意面包DIY”活动。

“面包面包方方的,我最喜欢吃面包。”活动刚开始,就已经有些小馋猫吃了起来。孩子们显然很感兴趣,像一个个小小面包师,开始跟爸爸妈妈设计起面包的形状来。“我要做一只小狗!汪汪汪。”“我要做一个长胡子老爷爷!”“我要做成妈妈的样子。”孩子们讨论的热火朝天。家长们帮着孩子切水果,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要用草莓做小狗的耳朵,还有香蕉!我要用它做成眼睛。”禹禹拉着奶奶的手说道。“那小狗的眼珠子用什么做呢?”“嗯,用蓝莓好了!”说着禹禹就用水果在面包上拼起小狗的造型来。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更是给自己的作品取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名字阶段,喜欢接触新事物,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都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基于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储备经验,为满足其认知发展的需要,我们遵循游戏精神,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自主的游戏,将面包变成好玩,“吹蜡烛的怪爷爷”“怪咖猫”“毛利人”等等。

正是孩子们的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普通的面包才有了新的生命,欢声笑语在耳畔不断响起,暖暖的亲情充斥在教室里直至黄昏。

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的“玩具”。幼儿的实验探索、动手操作、创造想象,都在生成活动“面包的遐想……”中得到发展。

因此,生成活动是教师顺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趋势,由师生共同推进完成的学习活动。生成活动的主题,应该具有孩子关注、能够探索、可以延伸的特征。

此次的主题生成活动指引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明白,教师应将教育的触角指向孩子的生活,并不断地深入,长此以往,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与其用条条框框去管住孩子,不如让他们自己从实践中去领悟去发现,去寻找自己达到目的的舟楫。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面包小朋友游戏
你见过像面包一样的山吗?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找茬儿
爆笑游戏
海边玩一夏
“好吃”的面包灯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Let’s DIY Poster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