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2018-10-20谢琳
谢琳
摘要: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也愈发完善,整个理财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理财产品的推广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拓展新利润的重要渠道之一,换而言之,有效的扩展理财业务范畴已经成为了监管部门以及银行共同关注的问题,理财业务发展的前景非常宽阔,但是从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来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较为落后的,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的理财业务现状,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进一步解决整个理财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18)06-0249-02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Services
XIE Lin*
(Xinjiang Aks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 Aksu 843000, Xinjiang, China )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arke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and the competition of the whole financial management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At present, the promo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duc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expand their new profits. In other words, effectively expanding the scop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regulators and banks.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are very broad.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nking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e are still relatively backward. We can not be satisfi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Need to use appropriate methods to further resolve the entire financial management existing in the industry, and the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services.
Keyword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servic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引用:謝琳.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 数码设计, 2018, 7(6): 249-250.
Cite:XIE Lin.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Services[J]. Peak Data Science, 2018, 7(6): 249-250.
引言
商业银行往往会依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和投资计划,以此来扩展银行获取利润的途径,同时有效提升客户的收益,达到互利互赢的目的。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集中体现在缺少专业的理财顾问,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围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找出现如今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存在的弊端,在之后的内容中针对上述弊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概况
1.1 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2004—2008年)是理财业务产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银行因为业务扩展的需要,逐渐根据个别客户需求推出了结构性的理财业务,但是因为银行理财业务总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无法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个阶段银行的收益途径主要是净息差,如果这个参数高于同一期限内的存款利息的话,势必会造成存款替代效应,进而引发存款流失的不良后果,因此这一阶段想要提升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难度,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银行理财涉及到的资金还不到两万亿元[1]。
第二阶段(2009—2012年)是理财业务蓬勃发展期。在这个阶段,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得到了不断的壮大,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资金余额已经达到了七万亿元,对这个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是宏观经济管控以及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在宏观经济管控中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导致社会融资需求不断扩充,银行贷款无论是笔数还是金额上都不断的增加,伴随着各种利好的出台,央行逐步完善货币政策,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强存贷款比例控制,同时加大了资本监管的力度,银行利用资产的不断充实来实现高收益的目标,在外界大量因素的影响下,资金的供给量不断的减少,但是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还未得到满足,促使银行通过不断的摸索完善,将理财产品演变成为资金供需的纽带,进而推动了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是理财业务规范发展期。理财业务的不断扩充,致使银行内部的诸多问题也随之展现,社会融资总量不断的增多,影子银行效应十分突出,宏观调控的作用并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负面影响,监管部门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方案,保证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平稳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切实的推进作用。
2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投资单一,理财产品创新性缺乏
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时,主要是将理财资金投向货币市场,部分资金投入贷款资产中,但是这样的投资项目太过于单一,理财产品不具备创新性。商业银行受制度的制约、营销模式的障碍、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具备开发理财产品的环境条件,短期内理财产品类型不能够得到直接的提升,业务发展方向十分局限,银行并不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完成更好的创新工作[2]。
2.2 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识不到位。许多客户认为理财产品是在银行购买的,因为银行的性质,导致很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有误解,认为这些理财产品只会不断有收益,绝对不会让自己有所损失。个别投资者完全没有风险意识,不能接受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不能达到预期收益效果,有时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控制住舆论的导向,动用自己的利润填充投资亏损,以此来保证客户的利益。商业银行出示的各个理财产品本来不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但是在发展时也不得不改造为保本保收益的产品[3]。
2.3 银行内部风险管控薄弱
近年来,理财业务成为广大客户追逐获取高额回报的首选投资对象之一,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销售管理、建立客户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风险随之而来,诸如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产品不成立风险等等,银行内部在风险管控方面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风险机制来应对防范风险;同时,部分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底层持仓不清晰,最终将资金投向高风险行业,违背投资人员最初初衷,导致风险加剧。可以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无处不在,如何防范理财产品风险,任重而道远。
3 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理财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做好理财业务服务的先行者
客户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利润之源,国外商业银行早已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服务水平已进入到增加客户价值阶段,通俗说来就是银行通过专业化服务使客户资产保值、风险降低、收益增加的阶段。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至多处于第二阶段,且程序不简化,方式不便捷,这是一种双损的局面,对客户与银行都是有害的[4]。
3.2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理财人员
首先,立足国内,放远眼光,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用人方法,在已有理财人员中选拔专业理论知识素养高、实际工作能力强且具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神的优秀人员充实到理财第一线去,并建立横向人才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优秀人员与保险、证券机构的交流,使这些业务骨干能够全面掌握各项业务技能,真正成为能为客户服务好的复合型人才[5]。其次,建立理財行业标准,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理财人员约束机制,规范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尤其要实行严格的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要借鉴发达国家对理财人员考核方面的经验,充分利用我国在国家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些较为成熟的选拔人才考试方面的经验,对理财人员进行统一的金融理财师(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考试,做到“人手有证,持证上岗”,从源头上遏制低能人员进入理财人员队伍。
3.3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商业银行要充分联系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在保证与国家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增强与保险、证券机构的合作,力争做到共赢,不要总是单纯的仿照或者是完全照搬其他行业的新产品,从而做到“敢为人先,人无我有,胜人一筹”。其次要乐于创新,我们所讲的创新不能一心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让创新出的产品能为客户带来丰厚的利润,为银行带来一定的效益。基于此,商业银行要提供给支行一些创新的权利,最大化发挥支行对客户信息充足熟悉的优势,进而开发出吻合不同区域客户要求的新产品;可以将现有理财产品实施创新,比如将已有理财产品的期限、起始金额多样化,让客户依据本身资金的流通性展开科学化选择。
3.4 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制度体系建设
完备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法律保障,将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于理财产品决策的实践中;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实现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客户信息资源三方共享;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对理财产品从研发到销售至兑付的整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定义、测量、分析,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要求;同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实现责、权、利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
4 结束语
随着资本市场的飞速进步以及金融产品的日趋多样化,我国金融格局正在悄然产生较大变动。主动推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平稳运营,大力发展理财业务,主动进行经营结构调整,从而优化银行业务结构,对商业银行开拓服务领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未来金融体系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7(04):57-59.
[2] 乌兰,张更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6):18-20.
[3] 范宸瀚.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06):104-106.
[4] 梁敏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2011(10): 37-38.
[5] 李旭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