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2018-10-20王姣颖

数码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聯网跨界互联网+

摘要:信息化、数据化、跨界化、社会化的特征在设计教育领域逐步体现。通过分享国内设计教育改革的个别先进案例和成果,系统的阐述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提出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关键词:互聯网;跨界;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18)06-0174-02

The Impact of "Internet +" on Design Education

WANG Jiaoying*

(He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dong Heyuan, 517000,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 of information, data, transboudary, socialization has being presenting in the design education area. This article which shares a few our nations good cases and achievements in design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characters of methods on the internet work systematically, pointing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 of design education.

Keywords: Internet work; transboudary; information

引用:王姣颖. “互联网+”对设计教育的影响[J]. 数码设计, 2018, 7(6): 174-174.

CiteWANG Jiaoyi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 +" on Design Education[J]. Peak Data Science, 2018, 7(6): 174-174.

引言

李克强总理对互联网+的提出,是在信息时代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传统的工业、金融、通信、医疗、交通、教育行业都在紧张并激烈的思考互联网+对其的影响和冲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思考设计与设计教育该如何发展,互联网与设计该如何共生共长,是时代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1  国内设计教育改革的现状

国内有些院校已经开始试行让设计走出去,让互联网走进来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重庆搜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铁华夏广告有限公司就联手打造了“云媒资共享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应用软件、打造用户终端和搭建教学共享平台,是开展“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魏武挥老师便开设了知名博客It Talks,同时开设个人微信账号,通过这些平台来实现与学生进行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校方在使用新媒体促进教学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国内众多高校均已开通官方微博,学校各个机构可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2.1  大数据思维

在信息时代,如何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喜好和个性,是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师除了具有专业技能外,更要懂得最大限度的利用互联网数据。

2.2  跨界思维

跨界就是无边界。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培养出色的设计人才,在专业课程应涉及多学科领域,如材料学,美学,设计心理学,色彩构成等,这是互联网思维中跨界思维的很好应用。乐视品牌的广告语“无边界,更自由”使它拥有了众多的乐迷。

2.3  社会化思维

即设计师要与设计公司、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生共赢。设计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设计工作坊、订单班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充分链接。目前的情况是设计公司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高校教学的进度跟不上企业的步伐,导致设计公司不得不中断合作,因此高校设计教育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模式,增强激励机制,设置奖惩机制,来有效促进设计教育的社会化。

2.4  互动思维

传统的教育思想,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部分分析;重知觉领悟,轻逻辑推理;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互动思维指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对自学中不能完全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自解或与同学老师互相探讨,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包括运用微信进行沟通与交流。

3  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设计教育模式是“1+1”或“1+X”模式;即一名教师教授一个班或者多个班,一个班20-50人不等,一节课45分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占到60%以上已经算很高的效率了,况且还有法定节假日、旷课、病假等。如此算下来,教师的很多努力和工作是浪费掉了,做了无用功。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教育一定会实现教学资源平台共享化、专业链垂直整合,学生会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去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修满所需学分。

(1)设计的格局被重新打破并洗牌。设计的流程不会再是现在的市场需求——用户研究——设计方案提出——模型制作——大批量生产;而更趋向于个人喜欢——设计方案提出——3D打印制造。

(2)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较滞后的省市迎来了设计发展的春天;设计不再是是珠三角、长三角或某个省市的专属,而是会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只要有想象力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设计,就会有新产品。

(3)设计教育模式的改变

马云在2016年4月份在济南召开的中国绿公司年會上曾提出,“大数据、云计算到来的时候,是教育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未来,设计的概念会更加广,更加宽,设计领域的界限划分会越来越模糊,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词不会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专业而存在,所有的设计会是一个大融合。设计教育不会以专业来划分,而是以岗位来命名设计专业的名称,比如交互设计专业、3D打印专业、结构设计专业等。

我不敢预测未来一百年互联网还会不会占据生活的主导,但是形势已经告诉我们,未来二十年,全球将进入设计的生态经济时代,打破地域与国家边界,设计将为全球用户提供资源共享、能力共享、资本共享以及价值共享。

互联网思维开启了新的思维方式,善于应用互联网思维,善于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资源并能在战略规划中有发展前进,把握好时代脉搏,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强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的重任[J].设计,2015(22):150-152.

[2]      刘永翔.“互联网+”与设计[J].设计,2015(23):8.

[3]      熊雪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设计类高职教育新形态[J].明日风尚,2018(17): 240.

[4]      刘聪.翻转课堂在“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学模式改革[J].对外经贸,2017 (12):152-153.

[5]      张新征,杨道宇.关于“互联网+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17(06):20- 24.

猜你喜欢

互聯网跨界互联网+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最后的美丽世界
图表
“互联网+”指数(2016)城市排行榜
跨界•匠杰
跨界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