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SCL—90量表测评分析
2018-10-20韩海侠
韩海侠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秩序逐渐建立,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导致生存环境日趋多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社会活动中所面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普遍表现为一种“高心理负荷”的状态。这种状况也必然影响到在校学生。高中时期是整个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处于少年向青年转化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其心理和生理时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着许多微妙的特点,比如既有成熟的一面,又有幼稚的一面,既有孩子的涉世之浅、天真浪漫,又有快快长大、像大人一样独立生活的渴望,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意识增强但又往往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因此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一、测试情况
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017年6月12日我校心理咨询室对本校16级5个较有代表性的班级及校第三期法制教育班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测试,测试采用心理辅导老师播题,学生答题的方式进行。测试共发出问卷174份,收回答卷174份,有效答卷100%,进行测试的问卷共设计了54个问题。受测的学生在测试中都能积极参与、认真配合,从答题情况看,测试结果基本能反映我校学生的真实情况。
此次心理测试采用的量表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吴文源教授引进修改的临床症状自测量表,简称SCL-90量表,其主要优点是覆盖面广,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心理咨询门诊受检者的自觉症状及程度变化,是当前门诊心理咨询应用最广的一种自评量表。
二、具体情况分析
SCL-90量表的项目内容和评分标准:
测试量表所列出的54个项目(原量表共有90个项目,我们从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54个项目),主要涉及到感觉、思维、情感、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部分涉及人际关系等。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记分制,即将项目(问题)的所针对的心理状况划分为1、2、3、4、5个级别分值,不同的分值代表心理倾向的程度不同,其含义是:1代表无,说明没有此症状;2代表轻度,说明有此症状,但表现不频繁、不严重;3代表中度,说明具有此症状,其程度为中度;4代表相当重,说明常有此症状,其程度中到严重;5代表严重,说明常有此症状,频度、程度均十分严重。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将总均分及因子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即均分在1~2范围内的,用A表示,在2~3范围内的,用B表示,在3~4范围内的,用C表示,在4~5范围内的,用D表示。
1.心理健康综合评估
(1)总分:由54个项目的各单项得分相加求得。
(2)总均分:总均分=总分/54,表示总得看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介于1-5的哪一个范围之内。.
(3)分析:根据量表一分析,A等级的学生无明显心理障碍,视为心理基本健康,这些学生占受测学生总数的63.80%。B、C等级的学生可视为有心理障碍,是需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些学生占总人数的28.7%、7.5%。D等级表示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须特别关注,这类学生没有在受测学生中出现。这个测试结果与对北京地区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相类似。
2、各症状分布情况(表二)
全量表共分为6个因子,每一因子由不同的项目组成(具体情况如表二),代表某一类心理状况。通过对因子分的计算可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及其病情的具体演变过程。
计算公式为:
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结果见表三)
(1)强迫症状
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如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每天必须反复洗手,做事必须做的很慢,以保证做的正确,必须反复检查,难以做出决定;还有一些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空了,记忆力不行等)。受测学生有此症状的占53%左右,这是值得心理教育工作者注意的问题。
(2)人际交往敏感
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的感觉与自卑感,尤其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如当别人看自己或与异性相处时感到不自在,总觉得比不上他人;别人对自己不理解、不友好、不喜欢;不敢在公共场合吃东西等。有44%的学生有此症状,比例比较大。
(3)忧郁
主要表现为:经常感到孤独、苦闷、对前途没有希望;对事物不感兴趣,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有时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此症状的学生约占33%左右。
(4)焦虑
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有时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心跳加快,希望尽快把事情做完等。可能因学习压力不是很大,接受测试的学生中表现出此症状的比例较小。约占19.5%。
(5)敌对
主要表现在易冲动的学生身上,他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打架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有一个同学症状特别明显,需要班主任特别关注。
(6)偏执
主要表现在思维方面。如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相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公正,总是想占自己的便宜,总是疑神疑鬼等。这部分学生约占43%。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生理因素
职高生的生理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性意识不断加强。各种生理变化,如人体素质、内分泌腺的活动、生理病变、躯体改变等都影响着職高生的心理。他们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容貌、体格、姿态、语言,对其缺陷和弱点十分敏感,如个子太矮,身体太胖、太瘦长,有青春豆、言语上口吃等均可以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滋生自卑羞怯、敏感嫉妒、恐惧焦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2、环境因素
职高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方面,它们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行为举止、教育态度与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等因素对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例如从家庭教导方式来看,一般民主开放型的家庭,严松有度,其子女的心理問题较少;严厉溺爱型的家庭,严松失度,其子女的心理问题较多。父母不和、离异、继父母虐待,家庭缺少和谐友爱,都可造成职高生漠怀疑、妒忌仇视、孤独怪僻等不良心理。
学校是施加健康影响、培育健全人才的重要场所,然而,如果学校的教育思想有偏差,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当,校风、班风不良则会引起怪的某些心理问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惩罚讥讽差生,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变得冷漠对立、消 沉退缩、自暴自弃。校风班风不正,比吃穿比长相,吸烟打闹,不讲卫生,不尊师长,打架斗殴,早恋逃学,耍流氓,破坏公共秩序和财物等现象若不及时制止纠正,任其泛滥,会严重影响职高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在工业生产高度发展和社会竞争日 趋激烈的今日社会,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投射到高中 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精神高度紧张、恐 惧、抑郁、焦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党风不正、以权谋私、任人唯亲及腐朽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文化言论等影响着职高生的心理健康,使其产生消极颓废的心理。
3、心理压力
职高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其自身的学习状态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压力。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方式的变化,使一些基础不牢、学习松散、学习方式不当的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适应不良,成绩日见下降;导致某些心理问题。而尖子学生因承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的厚望,而长期处于高亢奋、极度紧张、过度疲惫的状态之中,易造成大脑正常功能的损害,诱发心理问题或埋下不良心理的隐患。职高生人际关系淡化,交流减少,部分学生孤僻自私、嫉妒狭隘、离群索居,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4、失败和挫折。
职高生面对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开始增多,失败与挫折也随之增加。高中生阅历浅显、经验有限,一时难以承受一些突如其来的失败和挫折,如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考试失败、成绩陡降、同学关系紧张不和、教师的误解和指责等,都会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造成心理障碍。有关研究指出,在导致心理异常和精神病的众多因素中,挫折所占的比重相当高,即使是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也多与挫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卯和, 哈斯, 翁舸; 赵祖安.民办高校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评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邓云龙.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