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8-10-20隋金波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高素质工匠

隋金波

高等院校肩负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推动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全新使命。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不单单是为了能够迎合经济转型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对于“人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本文从工匠精神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出发,探讨了工匠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工匠精神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1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当中包含了敬业精神,同时也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发展所必需的。敬业精神倡导的是爱岗敬业,不论什么职位,每个人都需要恪尽职守,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工匠精神是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人们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也是工作人员面对工作所应该秉承的态度。高等院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不单单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敬业精神,做到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因此,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1.2创业精神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也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而工匠精神当中同样也含有新意识层面的理念,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工匠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推动力量,它是不断改变现状以及追求卓越的理念,同时也是人们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知改变、停滞不前是无法有效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也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工匠精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1转变高校教育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專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勇于探索钻研,逐渐的成为专业化技术型人才,是保证我国能够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需要从学生个性化差异出发,寻求创新,实行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培养方法,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时代化、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方向转变,努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强化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实习基地。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此外,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将提升就业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在课程培育的过程中融入实习内容,引导学生参观实训基地与工作现场,打造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课程体系。高校可以实行第二导师制度,利用教师以及导师共同言传身教,确立技能以及理论层面的双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城市守信、勤奋好学、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以及勇于创新等实践精神发展。

2.2创新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学生作为核心,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以及发展的平台,为学生解决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落脚点。从教育引导大学生层面看,学习活动锻炼是极为重要的,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注重教育方式创新,将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利用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多个层面的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精神觉悟,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时间用于各类学习活动当中,制定出与自己人生规划、学业规划相匹配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进而产生了良好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国家政策作为根本出发点,联系学生所关心的各类社会焦点问题,网络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大学生通常具有活跃的思维,更加喜欢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同时也容易被负面信息所影响,如果有效帮助学生趋利避害,明辨是非,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2.3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高校想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在校园文化当中融入工匠精神,为学生提供良好成长环境,从而对学生思想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良好的环境包括了就业环境、学习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把这些内容有效融入到工匠精神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熏陶。尽管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具备更加高尚的精神,但是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工匠精神融合在一起,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首先,在校园文化当中强化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栏以及报刊等,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工匠精神;其次,开展相关讲座,例如邀请部分优秀工匠代表和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拼比赛,并且设定较为丰厚的精神以及物质奖励。

工匠精神教育工作不单单是为了满足经济转型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实现高等院校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高等院校不单单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高素质工匠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90后大工匠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意识
致敬!老工匠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