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保护与发展

2018-10-20李俊蓉曾俊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9期

李俊蓉 曾俊

【摘要】:生活在云南西南地区热带雨林中的傣族自古就非常喜爱使用陶器作为生活中必要的盛物、装饰工具。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造成了文化和经济相对比较封闭,慢轮制陶也因此作为傣族生活的一部分传承至今。同时,身为原始的传统制陶技艺之一,慢轮制陶技艺不仅和傣族人民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而且在有关新石器时代制陶技艺资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也是解开人类制陶文明起源的关键。此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出现了缺乏市场、取材困难等问题,为了保护这项传统的技艺,创新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傣族文化 慢轮制陶技艺 保护与发展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保护和发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有助于对新石器时代陶器秘密的研究,这也是这项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是傣族原始先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开掘所处自然生存环境中便于利用的资源,根据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对其加以融合利用而制造出的有形的、古老的文明工艺,并一脉相传至今。目前,傣族慢轮制陶技艺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危机,为了延续这门技艺,本文根据慢轮制陶技艺在西南边境地区的现状,文化和经济的价值,合理创新发展这项传统的技艺,保留自身的原始民族特色,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自己的传统性。

一、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概述

(一)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是基于它的用途而产生的,能延续至今是因其实用性的特点。当然,一项工艺精湛的传统技术,其实用价值一般而言都是依靠于本民族的文化,外表和内在则展现出傣族的审美。从制陶的技艺和功能来看,我们大致可以领会傣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傣族陶制品最初是因为生活要求,为了服务民众的日常需求而生产的。直至如今慢轮制作的土陶仍然存在于傣族的生活当中,但是由于傣族居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背景,傣族制陶又不仅仅只有日常生活器皿的功能。顺着傣族慢轮制陶时光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两个用途。

作为世俗生活用品。"板磨”是土陶在傣语中的叫法,也俗称"土锅”,傣族喜爱制作陶器作为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盛具,土陶被做成锅、壶、罐、杯盏等生活用具,一般用于储存粮食作物、挑水泡茶、烹制佳肴等,傣族人民相信用慢轮制作的陶器来喝水清甜可口,保持粮食经久不变,冲泡茶水清香怡人,用手工制作的土锅烹食肉类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慢轮陶制品以其耐磨抗腐蚀,较佳的保温效果以及良好的透气性,环保且防霉防潮等优势,加上物有所值、性价比高而成为傣族乃至周边各民族平时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

作为宗教祭祀用品。西双版纳村村寨寨都有修建佛寺,在长久的劳作中人们逐渐与宗教文化信仰密切相连,慢轮陶器也就自然而然地使用于宗教佛事当中。这段历程中,慢轮土陶不单单只是成为宗教活动中的工具,还是人们与自然、神明之间心灵交流的精神支柱。陶制品一方面用于祭祀活动,少数民族多崇拜和信仰图腾文化,这来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傣族则将这种思想情感表达在陶制品上,在陶器的表壳刻画动物形象,孔雀、大象在傣族神话中作为神明的使者直接用于供奉神灵,此外,人们还使用慢轮制作的土锅烧水,陶钵用来供奉水果和祭品。除祭祀活动外,还大范围的应用在寺庙、佛塔建设装饰方面。在佛庙中有较多陶制的植物和花鸟纹样,这些纹样一方面代表着佛庙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反映出傣族百姓的自然审美观念,他们寻求美,追求清静安详,渴望和平稳定,期望着人与神明能够自然共处。

(二)历史溯源

人们制作陶器的历史相当悠久,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能够拥有漫长的制陶历史,其根本上得益于人类社会制作陶器和使用陶制品同样漫长的历史。

从历史上来看,傣陶至少可以追溯到14世纪之前。明代年间钱祖训的《百夷传》记载:"百夷人……器皿丑拙尤甚,无水桶、木甑、木盆之类,惟陶冶之器是用[2]。”由此可知,明代时期的傣族普通人家不使用桶、甑、盆之类的器皿,而"惟陶冶之器是用”。康熙年间倪蜕所著《滇小记》也曾说傣族"民间器皿多以陶冶”。另外,在傣族的创世神话里也有记录陶器的产生过程。在傣族神话传说《巴塔麻嘎捧尚罗》①里傣族先民们在"神的指点”下学会了制陶。事实上,正是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才促使人们发掘可用的能源和发挥创作的热忱,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起源于生活发展的需求,服務于生产活动,至今为止它存在的意义已经高于生活。如今,傣族人民居家的用具,屋顶屋檐的特色装饰品都是由傣族慢轮制陶手工制作,并且代代相传。

(三)傣族慢轮制陶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傣族的审美观念受地域文化因素影响,慢轮制作的土陶造型多以植物生态和动物景观为主,对现代的艺术创作而言,其艺术形态和工艺流程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从文化价值层面来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是一项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一笔世界级的知识财富。傣族人民完善保存慢轮制陶技艺并在其中加入自身民族特色,浓缩了傣族文化习俗的影子,使其成为傣族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变迁中使慢轮制陶技艺加入了民族文化的元素,大大提高了慢轮制陶技艺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傣族对于继承和延续民族文化所作出的一大功绩。同时,因慢轮制陶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如今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保存较好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则对于人类研究工艺美术史,探索人类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真实客观的认知,还有着借鉴、参考、反思和指导作用。

从市场价值层面来说,傣族慢轮制陶出产的陶制品深藏着傣族人民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较高。陶制品与傣族人民世代相随,已经深刻的融入进了傣族人的生活当中,陶器在傣族村寨中应用率极高,正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慢轮陶制品的市场前景,而且慢轮制陶技艺作为一项传统文化,在当地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依据自身的传统性结合新时代的陶器文化创新发展,加快推广慢轮制陶技艺的脚步,这对保护发展慢轮制陶技艺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此外,慢轮制陶对于环境的要求严格,可以间接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附加值,会让城市更有内涵。

二、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工艺和传承模式

(一)慢轮制陶的工艺流程

傣族人民世代傍水而居,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将水、火、土自然联系起来,元素碰撞产生出独特的傣族慢轮制陶文化。傣族的慢轮陶具兼有美观性和实用性,外观简洁且经久耐用。在制作陶器上,人们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此外,因为潮湿的季候不利于陶坯的干燥和烧制,所以一般会将制作时间安排在天气晴朗的农闲季节。

制作慢轮陶制品,第一步是和泥,必须充分溶解发酵泥土。制作陶器要用到的陶土要求土质细腻,粘性好,可塑性强。在村寨周围的田地里可以获取一种叫"泥浆土”的白色的块状土壤,材料的瑕瑜是烧制陶具成功的基础。首先将泥土细细捣碎,用筛子反复过筛。把筛好的泥土粉加水搅拌,直至成为泥团,再把泥团放在木板上揉搓,使其成为方形的块状后放置在陶缸里静待发酵,在时间的作用下一些粗制的颗粒物会慢慢消融,进而增强陶土的可塑性。如果要捏制厨具,就要在揉和陶土之时添加少许河砂,这样不仅可以改变成形陶器的耐热性,还可以防止陶土在烧制时炸裂。之后放置一天后便可用来加工。

第二步是塑坯,慢轮工艺的集中表现。整个制作进程需要精雕细琢,不能有一丝急躁。一张木凳、一个慢轮,便能演绎出形状各异的土陶。准备一份发酵充分的泥团置放在慢轮中心,紧接着用脚趾顺时针走向旋转底部轮盘,一边转一边把泥团拍打成扁状,直到拍打成需要制作陶器的厚度为止,至此陶器的底便做好了。陶具的壁面制作选择泥条盘筑的方式,即把泥团搓成泥条后在一圈圈的由下往上堆垒在陶具底部上,随着旋转陶轮慢慢将泥条盘筑好,这个过程要求掌握好搭接之间的泥土,有缝口则必须用新的泥土进行密合。陶坯成形后,需要用竹刀、木刮、木拍子、布片等工具打磨陶坯的内外,使器壁光滑厚度结构均匀,后续美化的程序则是用带纹饰的陶拍拍打陶壁,印出纹饰。陶坯要放到空地上晾晒三天,进行预热后才能烧制。陶坯成形的全过程到此告一段落。值得一提的是,慢轮制作的陶器是倒着制成的,与其他制陶技艺迥然不同的制作方式也显得慢轮制陶格外生动有趣。

第三步是烧成,分有窑和无窑两种方法。傣族多采取無窑露天的烧制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空旷的平地上铺一层树皮和木屑,然后将晾晒好的陶坯侧着从大到小摆放整齐,用稻草包裹好之后,再用泥土密封,开几个孔用来出气,让料草均匀焚烧。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柴草烧尽之后,泥壳会自然坍塌,这时陶器也就烧制好了,烧好的陶器呈橙红色,色泽均匀,对烧出来的陶器,轻轻弹击口沿,有清脆的声音就证明了陶器质地的优良。这个步骤关键之处在于对火候的把握,火太大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变形,火小了则陶器不够充分燃烧,烧制出的陶器不牢固。陶器的烧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要求制作人拥有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否则烧出的慢轮陶器既不成型也不美观。

最后一步是上釉,傣族的慢轮手工陶器分为釉面和非釉面,用于日常生活的陶罐,陶缸等就不需要上釉。但制作用于销售或装饰的工艺品会采取上釉的方法来增添陶器的艺术文化价值,傣族的陶制品釉色主要分为黄色、红色和黑色,上完釉雕刻好纹样的的陶器会被选用于对佛寺的建筑物装璜,也可以作为旅游的纪念品,而通过釉色的晕染后,陶器则摇身一变成为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珍藏品,完成、

了艺术风格上的转变。

(二)从古至今的传承模式

在保持慢轮制陶技艺的传承方面,傣族居民有自己的一套传承体系。早期他们采用单一家庭模式来承袭慢轮制陶技艺,其核心内容的要求是恪守婆传媳的传统观念,世代相传且无一例外,不得外传。但在如今,这项原始传统的工艺也可以教传给自己的儿女。

从另一种层面来讲,这也确保了古老而原始的慢轮制陶技艺被完好的延续下来。再者,慢轮制陶技艺本质上是根据传承人言传身教,在长时间的实践生活中仔细琢磨,累积经验的一种活态的学习。依照惯例,制作慢轮制陶时由女性负责,不管是制作过程还是成品销售全部都是妇女掌管,全部制陶的流程都没有男子参与,传说在烧制陶器时男子不能在场,否则会烧制失败。这类男女各司其事的现象,是远古时代中当时社会依据性别来自然分工形态的印迹。

慢轮制陶的传承模式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由家庭为单位妇女为主要传承人的传承模式逐渐演变为生产性质的传承模式,不在拘泥男女之别。在如今的村寨中也有男性传承人制作土陶,而且自制自用的情况也已经不存在了,同一村寨只有一两户会制作土陶供整个村寨使用,也可销往周边的村寨。

在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的传承下又分为工厂传承模式和学校传承。工厂传承模式主要方式以师徒为主,强调和注重傣族制陶技艺与现代化制陶技术的交流和学习,在此基础之上,分工逐渐的细化、专业,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傣族制陶技术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学校传承更加注重的是理论化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同时借助网络等自媒体传播媒介加以宣传,这种模式也逐渐成为当地培养慢轮制陶人才的途径之一。除这两种模式之外,还有一种是自然博物馆传承模式,这种模式的理念是对傣族制陶技艺采取自然保护,活态传承的一种类似村寨旅游模式,这种依赖于当地旅游业的模式在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传承程度上作用有限。

三、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困境和发展趋势

(一)慢轮制陶与快轮制陶的优势对比

人类的生产需求总是向着更高级的层面发展,在慢轮制陶技艺满足不了当时社会的批量需求后,人类改进创造出快轮制陶技术,也就是用双手在快速旋转的陶轮上直接将泥团拉出陶器的形状。相比慢轮制陶而言,采取快轮制陶的方式,不仅能一次拉坯成形,而且还提高了陶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慢轮制陶技艺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其本身不是作为一种为了得到工具而产生的方法,它是一种修整土制陶器的手段,而快轮制陶更多的为了追求速成和批量的生产,对陶器本身的加工就不会过于精细。所以在造型这一方面,慢轮显然更有优势,慢轮制陶因为是人工操作轴轮来进行陶器加工,在雕刻和修整方面,人们可以极尽所能的赋予陶器各种灵活的形状和纹饰,这一点恰恰是快轮制陶所不能达成的。

慢轮制陶应依据快轮制陶工具的优势来改进自己,将慢轮上层用于摆放泥土的轮盘中心的木质齿轮改换为金属制,这样就可以旋转很久,同时可以空出手来摔打陶土,也就不需要和脚配合来制作陶器。两者相同的制作程序使得工具的差别不大,只是慢轮制陶工具不用通电,人们使用改良后的工具就不必再为了制陶而弯腰弓背,这样也有利于健康和节省精力。无论是慢轮制陶技艺的可操控性,还是快轮制陶的简单快捷,都是为了提高陶器的产量和品质,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陶器的发展。

(二)现代社会发展对慢轮技艺的影响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导致大批量的机器生产逐渐的替代了原来的手工制生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始的手工技艺显露出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态势,这是如今较为常见的景象,也是推动傣族慢轮制陶技艺逐渐消失和迫不得已变更的缘由之一。无论是从出产地、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方方面面来观察,都能察觉到不如以前了。绝大多数的傣族人民也不愿再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利益不可观的慢轮制陶上。慢轮制陶的原材料从过去不受约束的随意可取变成了如今需要支付金钱才能获得的稀缺资源,这直接导致傣族慢轮制陶成了高成本的谋生技能,也使得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在目前的发展局势上雪上加霜。

同时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将视线转移到因当地民族特色而兴起的餐饮服务业和旅游业,不再注重发展农业和养殖牲畜,导致烧制陶器的燃料短缺,在制陶的一整套体系中,烧制陶器的燃料会直接影响到土陶的品质和成功率,所以充足的燃料对于制陶而言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流失严重。傣族文化逐渐被“汉化”,这从傣族人民的生活中就可以察觉出,大多数的傣族年轻人出行不会再身着傣族服饰,会说傣语却不会书写傣文字,傣族独特的慢轮制陶技术对于他们而言也并无特别之处,人们在逐渐忽视这项已经渗入日常的工艺技术。

四、对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产品优势

如今陶器产品销售市场有限,市面上慢轮土陶越来越少见。然而导致傣族慢轮制陶如今的局面并不是单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傣族慢轮制陶因其原始传统,且手工制作,所以珍奇可贵。可反之也因其传统的手工制作,成为它在现代市场发展的弱势,形成势态不景气的困境。成就傣族慢轮制陶地位的是它自成体系的原始手工制技艺,可同时也是造成其面临没落和变更的重要原因。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于其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留传统。当前傣家人民正在将慢轮产品逐渐向工艺品、装饰品方面转变,较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位于景洪市曼阁村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玉章凤的波宫莎湾手工作坊有限公司,傣陶作坊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每年生产具有傣族特色的慢轮陶器产品上万件,其中有茶具和炊具、紧跟潮流的装饰品等种类,销路主要面向中国各大城市,是目前西双版纳规模最大的傣陶生产企业[8]。这是傣族传统慢轮制陶技艺与现代文化融合并创新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此外,在现代的"水泥森林”里,人们缺少机会去亲自触碰和感受原始的慢轮制陶文化,乡村手工制陶坊和都市陶吧就是根据人们对手工制陶的好奇心而开办起来的休闲场所,在陶坊里,客户可以亲自动手来制作碗具杯盏和根据喜好创作的艺术工艺品。以独出心裁的创意,举世无双的手工作品为主旨,将自己的心意和动手的乐趣打造为慢轮陶器的亮点,从而大大增加了慢轮制陶的潜在价值。对于维持和发展慢轮手工制陶技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加大对傣族慢轮制陶文化的宣传力度

人们目前对于慢轮陶制品的认知过于片面和主观。慢轮制陶技术的宣传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中,大部分的游客和本地居民都不太了解本地这项历史久远的传统技艺。系统的提高对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营造宣传氛围,加强宣传有助于国内外群众认识并了解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提升宣传覆盖面有利于傣族慢轮制陶产品走出全国、走向世界。而且强化宣传慢轮制陶技艺可以使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扩大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知名度,在互相沟通交流中扩大慢轮制陶产品的销售渠道。

拓宽宣传通道,既不摒弃原有的报纸杂志等宣传方法,又要发挥出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的优势,采用网络宣传、节目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而促使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被动宣传转为主动宣传。这对于保护和发展慢轮制陶技艺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只要慢轮制陶技艺被外界认知、认可,那么人们就会主动的去保护、去延续这项技艺。

(四)提升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影响力

傣族人民在逐步遗忘自己的传统文化,目前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傣族年轻人群渐渐被“汉化”。思想观念的改变导致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具体表现在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追逐心理超越了对延续传统事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日渐提升,回归自然和追求民族特色成为时尚。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不再只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是一门民族艺术。

在目前“民族风”的趋势下,以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为文化主题,兴建慢轮特色民族村;将花草栽种于慢轮陶器中,打造傣族慢轮特色绿化园区;举办傣族慢轮制陶艺术品展览会,面向世界推广傣族慢轮制陶文化,在融入现代民族风色彩的同时保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原始特色,增添慢轮陶制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大幅度提升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价值和影响力。

结语:总而言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作为一项古老的手制工艺,本身蕴含着傣家人延续千年的对于自然美和人性美的赞颂。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改变以及在现代文化的抨击下出现了传承链接断裂的危机,造成了慢轮手工制陶技艺的在现代化产业面前的劣势,也因此影响了傣陶在新时代的发展。保护与发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在新时代的市场体系中,我们只有创新开发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产品,形成以传统风格融合现代审美的工艺品为主,带有民族图腾信仰特色的生活用具为辅的产业,走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道路,建设具有傣族慢轮制陶技艺风格的文化产业,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在保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原始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自身,在现代文明的洪流中不被淹没。

【参考文献】

【1】.唐 立.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2】.吴 瑛.傣族慢轮制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圣俗二元世界[J].昆明学院.发展研究院,2010

【3】.陈月青.傣族慢轮制陶的文化价值与审美[J]云南:《民族艺林》.2014(4):64-67.

【4】.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J] 云南:《西南大学》.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校级一般课题“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课题编号2016WH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俊蓉,1986年出生,女,汉族,云南通海,讲师,硕士,云南藝术学院文华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