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模式的研究

2018-10-20高辉塔莉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科普环境保护大学生

高辉 塔莉

科普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通常以科普场馆、大学图书馆等作为场所,将科普知识与大学通识教育相互融合。本文探讨我国高校环保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意见。旨在将环保科普教育与现代互联网+有机结合,建立有效教育体系,使更多教师、大中小学生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其中,提高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1.1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互联网意识薄弱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呆板式”环保科普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环保科普教育教学的需要,高校教师急需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推动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与互联网技术接轨,并有效开展落实。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仍有较大一部分环保科普教师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科互联网意识薄弱。一方面,教师未能将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越性与作用等于浪费资源。部分教师仍旧善于应用传统的课本、板书等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学生从呆板的文字与静态的图片中难以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科普教育的目的未能充分达成。部分教师互联网意识相当薄弱,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直播等互联网普及技术与平台并不熟悉,无法将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相结合起来。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积极性与动力。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单一。大多数高校教师所组织的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仍旧止步于照搬课本、欣赏图片、观看环境保护相关视频资料等等,而与互联网技术相联系的环保直播平台科普宣传活动等往往没有涉及或者涉及较少,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开拓视野,不利于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思想落地,对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有消极影响。

1.2环保科普活动缺乏创新,内容贫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千秋万代的繁衍生息。环保科普活动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对我国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内容贫乏。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比较落后,由于高校师生获取环境保护科普信息的渠道狭窄且不畅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限的课本附录里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难以满足思想成熟的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现阶段高校的环境科普教育活动内容贫乏且单一,无法充分展现现当代环境发展的事实,不能够切实发展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科普素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互联网教学机制尚未健全,一些涉及互联网教学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使用、微博宣传操作、网络直播教学等多元教学手段没有使用或者使用较少,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机制缺乏创新,难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积极性,不能有效发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强大优越性。

1.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环保科普教育意识较薄弱。高校以及有关部门未能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对环保科普教育专业人才引进、常规教师培训工作、环保教育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重视不够,导致部分高校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极度缺乏专业人才。一方面,由于高校及有关部门未能充分重视大学生环保教育普及工作,高校相关教师没有专业的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工作经验,缺乏相应的互联网操作技术常识,相关环境保护科普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而高校对教师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管理培训不足,忽略了对教职工的理论知识把控与管理,教师专业的教学培训环节缺失,致使教师对学生的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工作不到位,教学管理水平低,不利于大学生环保科普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没有建立专业的环保科普教育教学团队,未能形成专门的教学研究领导小组,即便成立了环保科普教育教学研究小组往往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缺乏专业的环保科普教学人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模式的相关策略

2.1创新环保科普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平台

新时期需要新策略,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环境保护科学素养的提高。一方面,高校及有关部门要创新环保科普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体系,通过成立环保科普教育学习小组、环保科普文化创意建设、搭建校外环境保护工作实践场地等多种环保科普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积极性,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热情与激情。另一方面,高校及有关部门要构建大学生环境保护科普创新能力提升平台。在日常常规环保科普教学当中建立主动式、趣味式、沟通式的互联网信息平台,通过与各相关部门与团队的沟通交流与团结协作,共同搭建有效的环境保护科普园地,通过构建互联网平台系统,密切高校与外界各环保人士的联系,共同协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可利用微博公众号、微博直播、微视频等多种方式和平台进行环保科普教育知識宣传,开发环保科普教育相关应用系统,利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模式不断革新高校环保科普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2.2建立健全环保科普教育实践体系

据了解,部分高校的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仍旧止步于照搬课本、欣赏图片、观看环境保护相关视频资料等等。而与互联网技术相联系的环保直播平台科普宣传活动、微信公众号环境保护文化推广活动、微博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等多种生动鲜活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往往没有涉及或者涉及较少,这样一来互联网+背景的优越性没有被充分体现,不利于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

为改变这一现状,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环保科普实践教学活动,开放实验室等教学活动场所,开放标本馆,鼓励教师开展多形式科普教学。充分发挥环保直播平台科普宣传活动、微信公众号环境保护文化推广活动、微博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等多种互联网环保工作强大优势,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激情。一方面,可通过环保直播平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普宣传工作,利用微博粉丝转发、小视频循环播放等多种方式强调环保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组织微信公众号环境保护文化推广活动,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微信公众号,从日常的网络运营工作、宣传推广工作等中体系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作用。通过高校大学生多种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创新环保科普教育机制,在高校内营造保护环境的积极风气,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2.3培养专业互联网+环保科普教育专业人才

各高校要建设专业互联网+环保科普教育教师团队,培养专业互联网+科普教育教学人才,构建专业互联网+环保科普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要完善高校相关教师互联网操作技术培训体系,加强高校教职工互联网技术操作水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定期对教职工加强互联网计算机相关工作技能培训,安排专业互联网教学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对环保科普教育与互联网平台的密切联系进行明确说明,对教学工作相关互联网操作技术进行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互联网平台教学操作专业人才,提高互联网教学工作人才引进专业门槛,各高效及有关部门要舍得出资引进教学人才、培养教学人才,建立一批互联网技术过硬、环保科普工作理论知识扎实的标准化教育教学团队。除此之外,要定期举办各种环保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对互联网操作规范和计算机平台运行的不断学习、开展“青年环保科普教师示范岗”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互联网+环保科普教育技能。

3 小结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做好的头等大事。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后备军,必须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与意识。这就要求高校以及相关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科普理念,加强大学生的环保科普素养与环保社会责任感。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互联网+环保科普教育中仍旧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互联网意识薄弱,环保科普活动缺乏创新、内容贫乏,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环保科普教育缺乏专业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各高校以及有关部门要创新环保科普教育模式,构建一批互联网平台,建立健全环保科普教育实践体系,培养专业互联网+环保科普教育教师团队,多项并举,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环保科普教育水平。

项目名称: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课题,项目编号:201703A218。

(作者单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科普环境保护大学生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