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园共育对学龄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8-10-20许春丽
许春丽
福禄贝尔说,能推动摇篮的手能推动地球。当我们每一个人从母亲体内分离出来就代表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单独存在的有机体。那么,影响我们这种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在此,就家园共育在幼儿园里对幼儿群体发展为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 分析
1 第一个摇篮——父母的手。来自家庭的教育是幼儿的受到的第一手的教育,父母行为以及思想上的差异对于幼儿的发展影响也是天壤之别的。家庭教育方式分为技术型父母与理想化孩子、管理型父母和理想化孩子、理想化的父母与管理型的子女、理想化父母与管理型子女等,在这四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也迥异不同。好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阅读公众号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说这世界正在偷偷的回报那些有教养的孩子,所谓教养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来自于父母,环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更多的来自父母。
1.1 父母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行为能力的影响。当看到插图中一个只有三岁并且还发着高烧的小男孩军军用自己的方式,一个90度深鞠躬的动作表达对主治医生杨惠琴医生感谢时,我们会不会有所触动呢?我们或许感动,感动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的今天仍有很多人不知道素质为何义,把别人的辛勤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冷漠之外的感动。我们或许感叹,感叹别人家的孩子的懂事,感叹别人家的父母教的好,孩子有教养。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教养是最圆满的人格。当然,生活中也不尽者都有教养,当看到孩子打骂父母,无法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能得到外界的爱与帮助,孩子内心的苦恼自己无助时,我们家长是怎样做的呢?我不能全然了解。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家庭条件优渥和一对能够带孩子去世界各地旅游去开阔眼界的家长,因此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对父母的眼光很长远,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起点,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这样的孩子,眼光以及阅历会比一般的孩子更长远、成熟。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让孩子去体验大千世界的美好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它既可以促进孩子视觉上的审美,也能让孩子更好的在旅途中培养孩子与人交际的能力,学习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按原本想象的那么美好,相反的是霸道,无礼,不知道尊重他人。一次飞机骚扰事件暴露了这个家庭的缺点(父母的盲目溺爱)和这个孩子人格上(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的缺陷,最终美国官方公告取消这家人这辈子进出美国的资格。人们往往不会审视自己的缺点,不会主动学习其他人的优点除非当问题被无限放大,无法解决的时候才会正视自己。
1.2 第二只手——老师的手。老师,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建造者,是每个孩子学生时代的引导者,一个好的老师可能影响一群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好的老师需要适时,正确,恰当的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这不仅仅局限于说教,更多的是言传身教。陶行知说:“一日生活即教育”由此可见,言传身教对人思想、行为具有能动性的作用。小到从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大到一直到成人世界,孩子的模仿、学习能力日益提升,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更高的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及言语。同时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幼儿用语,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对幼儿不正确的言谈举止及时给予规范性的引导和教育。
2 具体方法和策略:
2.1 分析原因
(1)家庭方面:父母的认知水平以及家庭成员的组建层次以及教育方法。幼儿园各行各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不尽相同,环境影响性格,很大程度上幼儿的行为受父母影响。例如:父母忙于生意,二胎,父亲的工作重心在工作,母亲的重心在弟弟妹妹身上,经过半年的观察和了解,發现部分孩子大多时间由爷爷奶奶照看,负责接送工作。由于过度溺爱,孩子严重挑食,个人卫生又不注重,幼儿园一次涂氟检查报告显示有个孩子有20颗龋齿。
(2)孩子方面。活泼好动——课堂上爱与他人交头接耳、规则意识淡泊、情绪化严重。每天的琴声以及一日流程里的集合信号,孩子几乎不能做出明确的反应。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或者集体活动时就一股脑儿跑过去,当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就完全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当户外时间(做操准备)排队口令发出,少数动作慢的孩子就直接插队……跟家长的沟通结果就是孩子都是老人惯的,每天老人都给孩子准备喜欢吃的,不爱吃的就可以不吃,母亲还得管老二,顾不上之类的……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
(3)别人家的家长。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一日常规,家长会积极配合老师的进度,流程和方法,当孩子早操跟不上时家长会主动拷贝教程;当孩子在幼儿园淘气时,家长会耐心跟孩子讲道理;当孩子表现突出时,家长会征求老师意见,看是否可以报培训班给孩子拔高一下;当孩子挑食,家长也会跟老师配合,做好家庭用餐习惯培养以及营养搭配……
2.2 学校方面:老师的层次,经验,价值观,教育出发点以及教育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现总结以下几点:
(1)教师要摆正态度,树立自己的权威,让孩子怕你的同时又特别爱你。一个一味让孩子觉得你笑呵呵的,孩子就会觉得你没有权威,久而久之所以的各种号令孩子也会视若无睹。
(2)教师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才会不断充实自我才会掌握更多的方法,学习更多的教学形式付诸实践,一个新颖奇特的课堂,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喜欢、不投入呢?
(3)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出发点,大至个人选择幼教事业的初衷,小至每一堂课,每个孩子。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以及对孩子的把握。
(4)现抓现教育。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尚不成熟,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不健全,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当冲突发生时我们要及时教育,及时解决。
3 孩子给家长的建议(策略):
(1)别太溺爱我,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自己做。父母总是觉得我很小,很多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忙做,其实我很能干的,我会自己洗脸刷牙还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呢,其实我很棒的!
(2)别在其他人面前批评我,其实我很脆弱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但是往往教育方法出了错事倍功半。孩子很害羞,如果真的要说教还请您不要在公共场合对孩子进行批评说教。
(3)父母对孩子和对其他人一样态度公正。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好事会得到表扬,犯了错要受批评,规矩立在那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里有安全感。
(4)别让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我还渺小。它只会让我假装一副超出我实际年龄的傻样。别小看了孩子,孩子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有着大人难以企及的纯真和智慧。
(5)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是特别大的事情。它会让我觉得生活太无趣。 我们大人也是不断地在犯错,我们很容易就找理由原谅了自己,也应该做到原谅孩子,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不要对孩子犯的错上纲上线。
(6)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而已。孩子本能地会用装病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妈妈也会用这种办法引起爸爸的注意)。出现这种情形,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7)别在匆忙中对我允诺。请记住,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难过,也会轻信你以后的许诺。言而有信,这是让孩子听父母教导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大多数的父母都做不到,大多数的孩子也都不听话。
(8)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不要把学龄前孩子的谎言看得太严重,积极主动的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从根本解决问题。
(9)请别在管教原则上前后不连贯、不坚持。这样会让我疑惑,进而失去对你的信任。
孩子的记性很好, 父母一時兴起对孩子朝令夕改,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不再轻易相信父母的种子。
(10)我害怕的时候,不要觉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我当时有多恐怖。孩子的恐惧是实实在在的,很多成年人也会害怕一些在别人看来很可笑的东西。要认可孩子的感觉,尽可能去化解他的恐惧感,并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保护他。
(11)别对我讲或暗示你永远都正确、无懈可击。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对我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希望我们是平等的和谐的,知错能改的。
(12)别认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实的道歉,会让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觉更温暖。 肯向孩子道歉的父母会一定能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13)别忘了我很快就会长大。对你来说和我一起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事儿,但请你尝试一下吧。
培育孩子的过程,是家长、老师、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作为家长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跟上孩子的脚步,才能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