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究
2018-10-20肖渺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却存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校思政工作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二是高校思政工作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不足。通过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外因,本文从新媒体角度切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提出建议:一是利用网络课堂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二是利用新媒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三是利用融媒体立体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 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校思政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底蕴厚重,更是精神的凝聚,感染力强,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既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使大学生认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化辨识能力,自觉抵制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主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高校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夯实文化底蕴,使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纷纷涌入高校,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强烈。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情况,思政工作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作为精神动力,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营养和道德力量,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使思政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有血有肉,形式更加多样、生动活泼,使思政工作的手段和载体不断创新,变空洞说教为寓教于乐,从而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价值认同度,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现状
近年来,西方思潮的盛行以及中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学习功利化而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用杨叔子院士的话讲就是:“精于科学,而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而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而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而荒于人品;精于权理,而荒于道理。” 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人文教育弱化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也存在着缺失,这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情感淡漠,以个人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差,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了“宅男”、“宅女”。
(一)高校思政工作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中國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活水源头,但高校思政工作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却不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当前高校并未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两课”只有部分章节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知识,部分高校虽设有传统文化选修课,但普及度和影响力非常有限。第二,思政工作者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够。一方面思政工作者仅应付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已是筋疲力尽,没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将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培训计划,导致思政工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第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氛围不够浓厚。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许多活动具有随意性,如“共产党成立周年”等主题活动往往是逢十周年才重点开展,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也未给予足够重视,缺乏完整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体系。
(二)高校思政工作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不足
近年来,高校思政工作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仍然存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载体有待进一步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宣传的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基于这样的现状, 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得不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外部原因主要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入侵。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中国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西方文化逐渐侵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今天的年轻一代便可见一斑:相比国产电影,他们更偏好美国大片;相比中国餐馆,他们更喜欢肯德基;相比中国传统节日,他们更热衷西方节日。
2.内部原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国内,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经济、文化及教育层面的。本文主要从教育层面加以探讨:
(1)应试教育模式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西方文化盛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但学习却是以“考试”为指挥棒。例如,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学习也只是以考试为目的,并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做到“以史为鉴”。又比如,很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崇洋媚外”现象严重,只知道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七夕和清明节;只知道圣诞树、圣诞晚会、玫瑰花和巧克力,却不知道春节、中秋节究竟有什么文化内涵。其实课本上也较多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同时高校也缺乏完整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体系。
(2)“英语热”的兴起,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对受教育者无意中起了误导的作用。近年来,国内掀起全民学英语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考虑保护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免受西方文化冲击。虽然我们努力在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学院,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却面临着被“西化”的危险。当下很多大学生为了各种英语过级考试,花大量时间、金钱在英语学习上而忽视了母语学习,对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
(3)学校对大学生文化观念形成和行为参与采取放任自流态度。很多大学生表示想过传统节日,但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大学生正处于行为模式养成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学校更应加以正确引导。
(4)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备受呵护,身心承受力差。在学习、生活、就业的巨大压力面前,他们往往容易产生偏激甚至逆反情绪。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远远低于二十年前的大学生。
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独立性,提升自身文化的先进性,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已成为我们的时代任务。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建议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新概念,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要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途径,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通过适合大学生的方式来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面对这样的背景和现状,高校思政工作要依托新媒体、抢占新阵地,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内容,主动采用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综合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向学生推送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
(一)利用网络课堂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
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课程顶层设计,重点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思政必修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开展“線上”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比如在慕课、易班优课等设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微课”、“微视频”等,突破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实现课程从视觉呈现形式到内容的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加强课程的互动性,通过网络直播课、讨论、评论、投票等形式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课程内容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反复地学习并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延伸和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二)利用新媒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应把新媒体作为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突破口,利用好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建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阵地。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主动利用新媒体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网络培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利用碎片化时间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通过新媒体引导大学生学习、践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语言意识培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1.建设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设置以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讲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意、艺术、情感等人文因素,通过讲解中国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风俗习惯,结合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地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开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制作优秀传统文化影视传媒作品,把晦涩难懂的传统经典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数字化、视听化、网络化改造,打造成为浅显易懂、特色鲜明、师生喜爱的文化产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功能。[5]
2.建立基于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数字博物馆,通过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大学生的数字文化需求,设计出有吸引力的数字文化产品,并且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通过虚拟展示和线上交易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借助高科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把中国传统手工艺恢复起来,依靠大学生的智慧、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创意的产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缺失、情感失联问题,建立基于虚拟高校社群的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新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特别是利用网络新媒体载体如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来展示中国典籍及中国故事,用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资源来感知、扩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使大学生获得自主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学习能力,提高自我文化素养,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展。
4.提出“互联网+文化旅游”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手段为大学生搭建互动平台,将全国各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随时传播到平台上来,让大学生迅速了解到与各地生活相关的原真性文化,从而参与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三)利用融媒体立体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形势、新要求,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广泛应用融合传播技术,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利用融媒体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立体式思政教育新机制。如利用学校广播站、电台、校报等传统媒体以及学校官网权威微信、易班平台、微博、贴吧、论坛、新闻移动端等新媒体手段宣传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时刻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主动抢占移动互联网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掌握校园意识形态动向和网络舆情,积极应对校园网各类错误言论、思潮等负面热点信息,不断提升校园官方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即时通信平台广泛开展网上直播、互动交流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的思想内涵,加大端午、中秋、重阳、清明等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增强校方主流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引导大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缺失是高校面临的新问题,也是高校思政教育遇到的新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国高等院校应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投入力度,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3号,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2】中办、国办印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http://www.scio.gov.cn/zxbd/wz/Document/1541575/1541575.htm.
【3】曲洪志.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研究与实践》,2007,(4),24-28.
【4】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N].《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5-74.
【5】梁吉业.大数据时代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光明日报》(2017年11月07日 13版).
作者简介:肖渺(1988-),男,漢族,湖南娄底人,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新时代先进校园文化、大学生情感教育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