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家,文明的皈依

2018-10-20刘晓婷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佳节凌云长河

刘晓婷

回家,回家,回何家?

每逢佳节,乡情涌动,不少深圳人不顾交通拥堵,争相挤入返乡大潮,这是羁旅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向往与牵绊。

回家,回归面朝黄土、脚踏实地的淳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中的人们对渔人盛情款待,这是淳朴的体现。淳朴,是真实的体现,是人们彼此信任、毫不设防的体现。

正如《礼记》中所构想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淳朴在大同社会里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反观当今社会,人前笑脸相迎,人后机关算尽,领导前迎合谄媚,下属前狐假虎威,这是淳朴缺失的体现。回家,应该回归淳朴之真。

回家,回归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良。“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善良,是“莫打枝头鸟”的悯怀之心,是对污浊邪恶的否定。

甘地有一次乘火车,上车时由于过于拥挤,他的一只鞋子掉到了铁轨旁,此时火车已经开动,鞋子无法再捡回来。于是甘地急忙把穿在脚上的另一只鞋子也脱下来扔到第一只鞋子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途经铁轨旁的穷人得到一双完整的鞋子。回家,应该回归善良之本。

回家,回歸不耻下问、温润如玉的谦和。“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谦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讲究温和内敛、谦逊有礼,谦和,应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美德。

古有宋濂“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古时的士人,温和谦逊,敏而好学,反观今日,有多少人因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盲目自大,故步自封。回家,应该回归谦和之境,哪怕已到凌云。

无论是淳朴,还是善良,抑或是谦和,都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星辰,我们应跟随它们的光辉,栖息徜徉于文明长河。

回家,回家,回归文明之家。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中部学生)

老师赏评

在这篇议论文中,作者对传统佳节在外游子争相返乡这一现象进行思考,从精神的层面挖掘“回家”的深刻意义。“家”不仅仅是物质的家,更是精神的家,作者从佳节返乡大潮拓展开来,想到了对精神家园的回归和坚守。结构清晰,论证充分。引用信手拈来,彰显了自己的文化积淀。

猜你喜欢

佳节凌云长河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船游长河
佳节到
长河与落日
每逢佳节胖三斤
Q萌霸气凌云秀
洱海太湖石
残荷新爱
快快乐乐过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