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巢·银杏

2018-10-20夏子尧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筑巢银杏树刻画

夏子尧

【以乌鸦筑巢、银杏作为标题,使文章线索更明确,情感更集中。】

清晨霞光四射,流动的云朵,瓦蓝清澈的天空,美丽的霞光,洒在一棵秃了顶的银杏树上。树梢上立着一只老乌鸦,它望着远方,满目苍凉。除了堆积满地的黄叶,还有阵阵寒风,都在提醒我们时至秋日。【第一段加入了对银杏树、老乌鸦的描写,借此含蓄委婉地写出奶奶的孤独。】

看到眼前的景色,不知为何,我心中陡生伤感,思绪不禁回到了几年前……【引出对过去的回忆。】

那时老家也有一棵这样的银杏,虽比不上眼前的这颗繁茂,却是我和奶奶幸福的乐园。夏夜乘凉时,奶奶总会搬个小马扎搂着我坐在银杏树下,一边摇着蒲葵扇,一边哼唱着歌谣:“月光光,亮堂堂,哪家小猪不吃糠……”秋日,奶奶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各种好吃的,但我最爱吃奶奶炒制的银杏果。冬日黄昏里,我和奶奶常立于银杏树下,看着枝头筑巢的乌鸦,盼着父母早日归来。无数个夜晚,我和奶奶浸润在月色里,美得像一幅画。【夏夜听熟悉的歌谣、秋日尝美味银杏果、冬日黄昏立于银杏树下盼父母等,写出了“我”与奶奶的亲密关系及童年的温馨。】

后来,我长大了。每到银杏果成熟的时候,我总会拽着奶奶的衣角,让奶奶去打那树上又白又胖的银杏果。那时,奶奶已不能像以前那样攀枝摘果了,佝偻着背,举着长长的竹竿,拨开浓密的叶子,眯缝着眼,手腕轻轻一动,那白果便落了下来。竹竿惊起了树上的乌鸦,扑腾着翅膀,飞走了。每当这时,奶奶总会唠叨说:“长大了,翅膀硬了,都该走了……”【细节刻画,描写奶奶逐渐佝偻的背,身体逐渐衰老,唠叨着“都该走了”,写出了奶奶的孤独。】

微风拂过,我的耳畔响起一阵乌鸦的叫声,思绪从久远的过去被拉回,我决心做一件事。

那是旧岁的最后一天,我把父母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扯回来。在逐渐暗下的光线中,我们一家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过年。【用“扯”这一动词,衬托出父母为事业打拼的不易,也写出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年轻人想要尽孝的不易。】

整个村庄一片雪白,寥寥星辰,村里很静,几乎听不到任何动静。推开院门,我发现奶奶一个人孤单地坐在院中那棵光禿秃的银杏树下。或许是怕冷,或许是因为孤独,奶奶蜷缩在一层又一层的棉衣下,紧紧地裹着自己,依着那棵同她一样苍老的银杏树。

看到这一幕,我眼眶湿润了,我急忙拂去泪水,喊道:“奶奶,我们来看您啦……”奶奶惊讶地回过头来,然后激动地一把将我搂在怀里,像个孩子,开心地说:“有你们这年才像个年!”奶奶来了精神,开始张罗着,要炒这个,又要烧那个的,还兴奋地拿出攒了很久舍不得吃的银杏果。【对人物进行更为细致的刻画,写出奶奶看到“我们”回来时的高兴,在情感上形成了沟通互动,使文章情感更饱满。】

此时,虽是冬日,却很温暖。奶奶、妈妈在屋内忙着做年夜饭,爸爸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我手里抓着小把银杏果吃着。窗外银杏树的枝头,乌鸦也飞回来了。【结尾以景作结,通过一家人的温馨场景及银杏枝头乌鸦归巢,写出了对孝道的呼唤。】

【作者系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6班学生】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线索明确,银杏树、乌鸦两个线索穿插并行,相映成趣。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奶奶渴望被关爱的心理刻画出来,丰富,饱满。同时,人物之间也加强了沟通、互动,描写更场景化、生活化,将幼时生活的美好、“我”对奶奶的思念、奶奶的孤独、父母艰辛打拼以及行孝的不易等都真实地展现出来,情深动人。

猜你喜欢

筑巢银杏树刻画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鸟儿筑巢
鸟儿筑巢
白鹭筑巢
萧彦昕的诗
笃笃盖房子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阅读花瓣雨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